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朝时期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为标准器,并参照其他无纪年墓葬、城址、窑址中出土的瓷器,对其进行类型学分析,并据此将北朝瓷器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然后对器物的造型、纹饰、窑具等进行分析,梳理出南北瓷业技术的交流路径与互动模式。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对北朝瓷器所处的时空范围进行了限定。北朝起于公元386年,止于公元581年隋代周。北朝时期政权交替频繁,各历史时期及政权之间的疆域范围变动很大,但大致处于长江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辽宁西南部、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云南北部等地区。第一章《北朝瓷器的研究概述》。对北朝瓷器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根据研究的方法及深度的不一,将其分为四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墓葬发掘资料较少,发现了巩县铁匠炉窑、曲阳红土埝窑等北朝至隋代的窑址。第二阶段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北朝瓷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是《中国陶瓷史》一书中相关章节已经构架起北朝瓷器研究的学术体系。第三阶段是20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出土的瓷器不多,特别是窑址的发掘和研究很少,对北朝时期瓷器的微观研究也略显单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北朝青瓷始烧年代等问题的探讨上。第四阶段为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时期,关注北朝瓷器的学者日益增多,不管是在研究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向前大大地迈了一步。第二章《北朝瓷器的考古发现》。根据瓷窑遗址分布的具体范围、窑业历史传统,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北朝瓷器分为三大地区,即以安阳为中心的相州地区,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兖地区,以淄博为中心的青齐地区。相州地区发现的窑址主要有铁匠炉窑、白河窑、相州窑、灵芝窑、贾壁村窑、邢窑等;徐兖地区发现的窑址主要有户部山窑、曹村窑、朱陈窑、中陈郝窑等;青齐地区发现的窑址有寨里窑、中淳于窑。梳理了北朝时期出土瓷器的纪年墓葬。北魏早期的都城盛乐、平城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瓷器,后期都城洛阳城内大市、城门遗址中都发现了品种繁多的瓷器。第三章《北朝瓷器的考古学分析》。从器形、纹饰、窑业等三个角度对北朝瓷器进行了分析。北朝瓷器一共可以分为十九类,根据器物的功能用途可以分为饮食器、存储器、陈设器、文房器,和其他种类,共五大类。在对北朝时期瓷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期为北魏迁洛至东魏建立之初,第二期为东魏早期至北齐早期,第三期为北齐中期至隋代初年。在第一期之前的北魏早期至中期,墓葬中也出土了一些瓷器,但基本为南方瓷窑的产品,所以无法单独划出一期。以实物为依据,参照同时期南方地区其他窑址中的出土材料以及后世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对北朝时期瓷器的成型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将其分为拉坯、利坯、修足、挖足(割线)及装柄、首、系等几道步骤。北朝时期器物的器形主要有两个源头,第一种是吸收长江以南地区器物的造型特征;第二种是承接本土陶瓷器的造型,并稍微加以改变。北朝瓷器表面的装饰纹样分为两类,一为几何纹;一为植物纹。几何纹包括弦纹、联珠纹;植物纹包括莲花纹、忍冬纹。北朝瓷器的装饰技法多样,采用刻划花、印花、模印贴花、彩釉等工艺,北齐时期彩釉工艺的运用是瓷器装饰上的一大创举。弦纹是自生型的装饰纹样,联珠纹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忍冬纹、莲花纹都是北朝时期佛教意识在器物上的微观反映。印花、刻划花、彩釉工艺是北方地区自生的技术,模印贴花工艺的出现可能与佛教雕塑技法有关。最后梳理了北朝时期的窑炉及窑具。窑具分为垫烧具、支烧具两类。根据窑址中出土带窑具的废弃产品及南方地区瓷器的装烧技术,对北朝时期瓷器的装烧技法进行了复原。并依据各种窑具分布空间的差异,对北朝时期窑业技术的交流进行了探讨,认为北朝时期人口的频繁迁移是这种技术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结语。总结归纳了本文的总体思路、收获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