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里彼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誉为“舞台上的哲学家”①,其作品《美狄亚》几乎集中了近代西方悲剧中的所有动力,因而千百年来一直是戏剧界和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大明宫词》一部历史题材剧,其剧作者郑重、王要具有双重文化背景,他们以独特的笔触将中西悲剧艺术完美结合,以现代人的眼光对历史进行阐释。剧本自发行起便在戏剧界和影视界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几经再版印刷。同时,这部剧作也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台重复播放,受到极大的欢迎。虽然两部剧作创作时间相隔两千余年,但女主人公都是具有争议的人物,作品也都是通过女人的爱情来揭示历史恒久的意义。此外,《大明宫词》的作者在接受中青报的采访时也曾明确表示,在剧本的创作中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古希腊戏剧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研究。许多学者对《美狄亚》与中国剧作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大都集中在与中国古典戏曲的比较,且多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出发。本文不再局限于女性主义角度的研究,以悲剧美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风格、悲剧人物、悲剧冲突三个方面对两部悲剧进行平行研究,以期发掘悲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及悲剧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状况,本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语言艺术创作上对两部剧作进行比较分析。在《美狄亚》中,欧里庇得斯将古希腊演说术运用其中,言辞激烈,富于情感,大量修辞手段的使用实现了上述效果。《大明宫词》中运用了诗化的长句、类似于舞台表演式的激情澎湃的台词以及隐喻暗示性的对话,无论对白还是独白都将语言的流畅性、音乐性和张力得到了完全的展现。郑重与王要曾分别是英语专业与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且均有海外经历,西方语言对二者的熏陶和影响可谓是相当深刻。因此两部剧作在语言上都体现出诗性话语,句式使用和选词风格也表现得极为相似。然而,在中西美学“含蓄”与“外显”的不同美学观下,两部作品中的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上又存在着差异。第二章主要对两部剧作中的女主人公和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人物不应该是一个好人,也不应该是坏人,应该是介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正常的人。美狄亚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一个正常的人。但她的性格中存在极端的一面,这一缺点导致了在遭遇伊阿宋的背叛时,她的爱完全被仇恨替代,不仅杀死柯林斯的公主和国王而且以杀死亲生儿子为代价对伊阿宋进行疯狂报复。她用行动实现了报仇但同时也令自己饱受折磨,悲剧效果由此产生。从悲剧意蕴来看,本剧是一个性格悲剧。但作为古希腊悲剧,命运悲剧的影子在剧中依然可见。《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和武则天是两个生活在权力中心的女人。太平单纯率直,这一性格使其不能适应宫廷内血腥的你争我夺;武则天争强好胜,在维护爱情权、生存权的过程中走向了权力的旋涡。太平一生都在寻求情感,但公主的身份注定了她无法摆脱权力地纠缠,而她的悲剧也正是在于对自由情感地追求最终未能逃过权力的阴影,最后以一尺白绫结束了困惑的一生;武则天选择了权力,在政治舞台展现了她的智慧与才能,但同时也失去了爱情与亲情。同时,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现代悲剧,《大明宫词》中还涉及许多社会因素在其中。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主要针对戏剧冲突进行探讨,进而探析两部剧作中体现的悲剧精神。戏剧冲突通常有三种形式: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在《美狄亚》中具体表现为:外邦女子美狄亚遭遇丈夫伊阿宋的背叛和科瑞翁的驱逐,她敢爱敢恨的性格使其奋起抗争,因而她与伊阿宋等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同时,当复仇需要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时,母爱与复仇在她内心深处进行激烈斗争,展示了美狄亚那种欲干不忍、欲罢不能的矛盾心理。在《大明宫词》中,作为身处权力漩涡中的女人,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在情感与权力之间抉择艰难。同时,剧中不同人物对权力和情感的不同对待又导致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比如太平、武则天和薛绍之间的矛盾。此外,剧中人物对个人自由的追求与当时的封建束缚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比两部剧作中的冲突,《美狄亚》的冲突安排虽较为简单,但环环相扣,更为激烈,更加激动人心,呈直线型发展。《大明宫词》的冲突安排则更加错综复杂,呈曲线型发展。通过悲剧冲突,悲剧必然造成一定的悲剧效果,展示悲剧精神。在这两部剧中,不同审美形式的悲剧冲突体现了相同的悲剧精神——面对困境而不懈抗争的精神,同时揭示了两部剧作中超越时空的恒久意义。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述的同时,指出本论文在总结吸收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突破,并阐明了本论文的现代意义及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