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不断加深。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带来“竞争效应”、“学习示范效应”、“人力资本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从而提高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第二种是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剧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导致高端客户和高级人才的流失。 本文运用国际上代表性的 Claessens等人的经验模型和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5家非国有商业银行(包括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非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同时也对其经营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但综合而言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非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正面溢出效应要远大于负面效应。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和冲击更大,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因此我们提出,政府应全面改善银行市场竞争条件,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外资银行的进入。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趋利避害,使外资银行进入的各种正面效应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