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筛选及吸附周期判定指标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f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活性炭与某些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已成为常规的深度净水手段,活性炭在深度处理工艺中的作用越来越为重要,而当今国内生产的活性炭品种较多、性能不一、用途广泛,因此针对不同的水源水质筛选合适的活性炭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正是针对南水北调山东受水区的水质特征,选取目前水厂常用的活性炭,进行活性炭的筛选及吸附饱和度试验研究,通过剖析各指标的关联性,得出活性炭的最佳筛选及吸附周期判定指标,为活性炭的筛选及吸附生命周期的判定提供依据。  试验通过对四种常用活性炭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活性炭常用的吸附性能指标与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之间的关系,发现仅以比表面积值或孔体积值难以全面的评定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而应同时考虑活性炭的孔隙发达程度及孔隙均匀分布状况来综合评定;根据吸附速度和吸附等温线试验,分析活性炭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采用Freundlich方程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指标与有机物去除率的相关性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碘值与CODMn、DOC的去除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45、0.8474;亚甲基蓝值与UV254的去除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9454;腐殖酸、单宁酸、焦糖脱色率与CODMn、UV254、 DOC的相关性均在0.8以下。  为研究活性炭的吸附周期判定指标,试验分析了活性炭在不同饱和程度的状态下,活性炭吸附性能指标剩余率与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趋势,以及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指标与剩余吸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当活性炭对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降至30%以下时,碘值、亚甲基蓝值、腐殖酸值、单宁酸值、焦糖值剩余率分别降至53%、66%、25%、8%、47%左右,说明活性炭接近饱和状态时,碘值、亚甲基蓝值、焦糖脱色率值剩余率仍保持在50%左右的较高水平。活性炭的碘值、亚甲基蓝值、单宁酸值的下降程度与活性炭对CODMn、UV254、 DOC的剩余吸附能力的变化相关性较好,碘值的下降程度与CODMn、UV254、DOC的剩余吸附能力的变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0.9680、0.9346;亚甲基蓝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21、0.9977、0.8404;单宁酸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50、0.9667、0.8941;腐殖酸、焦糖脱色率的下降程度与活性炭对CODMn、UV254、 DOC的剩余吸附能力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下。综合考虑活性炭筛选及吸附周期判定指标的研究结果,建议采用碘值、亚甲基蓝值的大小来筛选及评估活性炭的吸附饱和程度。  为了评估水厂生物活性炭池中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试验分析了鹊华水厂2012年1月~2014年3月活性炭池的进出水CODMn和UV254值变化,以及活性炭池碘值、亚甲基蓝值变化。至2014年3月,活性炭池对UV254值的平均去除率已由2012年的35.11%降为21.84%;对CODMn值的平均去除率由2012年的27.27%下降为14.04%,说明活性炭的对有机污染物仍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但吸附能力在逐渐减弱。至2014年1月,活性炭池3#~12#格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值平均值分别为650.9mg/g、64.06mg/g,较原炭分别下降了33.1%、38.99%,根据这两种吸附性能指标值下降程度,也能反映出整个活性炭池的吸附能力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根据目前水厂实际运行中活性炭池出水水质情况来看,仍能保持出水水质CODMn<0.3mg/L、UV254<0.1 cm-1,说明活性炭的生物降解作用极大的弥补了活性炭池吸附作用减弱对水处理效果带来的影响,但同时考虑到炭池出水水质的波动较大,易受季节影响,难以保证炭池出水的稳定性,可以考虑向炭池添加部分新炭或者对活性炭池部分炭格进行再生。
其他文献
在城镇化建设及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有后续使用价值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遭到了拆除的厄运,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使有价值的建筑物可
蜂窝钢梁能够节约材料、便于管道穿越,具有截面形式合理、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通透美观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故有推广应用价值。但蜂窝梁不是符合平截面假定的经典梁,其
早龄期混凝土由于水化作用其微观结构形态不断演变,其内部温度与湿度相互作用并发生剧烈变化,对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混凝土早龄期热-湿-力耦
腈纶废水成分复杂,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即便生化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多种难降解易引发生物毒害作用的有机物,随着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亟需先进的处理技术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混凝沉淀工艺因其高效、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性价比较高的深度处理技术,成为腈纶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中的首选工艺。对于难降解有机物,传统混凝剂的去除能力有限,出水中的残余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排放。为此,
砂土在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当今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工程价值。尽管考虑复杂应力作用的本构模型研究广受重视,但是至
钢管混凝土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形式之一。由于具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压弯和抗震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建筑结构以受压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正日益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外观的多样化需求,一批现代高层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就是其中的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随着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靠改变结构自振周期的抗震、减震手段,其有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全国各地需要兴建大量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堤坝以及各类与堆载相关的工程。而这些基础设施周边往往存在其他的已有建筑物,因此堆载对邻近建筑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