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预处理棉花秸秆及酶解糖化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威胁使得人们开始积极寻求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从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挖掘基于生物质的可再生燃料如生物乙醇常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方案。棉花秸秆是一种来源广泛、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将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再经发酵生成燃料乙醇,这是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棉花秸秆致密复杂的细胞壁结构阻碍了纤维素酶的作用,为了有效转化生物质,预处理是必要而重要的一步。离子液体作为不挥发性绿色有机溶剂,具有溶解纤维素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性能,在小麦秸秆、水稻秸秆预处理方面已发挥出优势。本研究以棉花秸秆为试验材料,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对其进行预处理,研究液固比、温度、溶解时间对失重率、还原糖得率的影响,优化预处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再生秸秆酶解糖化,探讨糖化因素,优化糖化条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预处理前后以及酶解前后秸秆的进行结构表征。取得主要结果如下: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棉花秸秆时预处理温度对棉花秸秆失重率、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大,是离子液体预处理秸秆的关键因素,液固比和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液固比为10:1、温度为120℃、预处理时间为5 h,预处理后秸秆糖化时的还原糖得率最大,为29.72%,显著高于未处理秸秆(17.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表明离子液体预处理时可以破坏原棉花秸秆致密的结构,暴露出更多纤维素。FT-IR图谱表明再生后棉花秸秆纤维素没有发生衍生化,但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发生断裂,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部分去除。随着离子液体回收次数的增加,还原糖得率呈下降趋势。再生棉花秸秆酶解糖化时纤维素酶浓度对秸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最大,是酶解糖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酶解pH,底物浓度影响最小。当酶解温度为50℃,酶解pH为5.0,底物浓度为40 g/L、纤维素酶浓度为90 FPU/g时,还原糖得率为66.24%。SEM图片表明经过酶解后,纤维素酶破坏了原有秸秆的晶型结构产生纤维素碎片。FT-IR图谱表明酶解过程中导致纤维素大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纤维素水解,糖苷键被大量破坏。本研究将离子液体预处理技术应用于棉花秸秆,并对后期酶解糖化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为棉花秸秆预处理、乙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方面对湿度和温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对湿度的监测与调控在工业制造、农业种植、半导体、货物运输、纺织等各方面都有
干旱、盐碱、高温、低温及各种病虫害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及品质改良的重要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身体内形成了复杂的信号网络,以便及时应对各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并
陀螺仪是一种用来测量角速度的惯性传感器。基于Sagnac效应的谐振型光纤陀螺(RFOG)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等优点。与传统的干涉型光纤陀螺(IFOG)相比,RFOG在实现相同的检测
中东大型碳酸盐岩储层为礁滩沉积复合体,平面及纵向上储集物性分布十分复杂,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储集空间、岩性、物性、储集体规模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油藏包含超过世界50%的
赵俪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早年投身革命,之后从事学术研究。其一生涉足文学翻译、史学研究、哲学思想、逻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仅在史学领域,赵俪生就开辟了史学研究的“
“可执行性宣告程序”(exequatur),是指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过程中,被请求国法院在其权限内对判决进行审查后,颁发准许判决在被请求国予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被请求国法院对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方略的深入推进,各地聚焦“精准”制定扶贫规划,立足“精细”采取扶贫措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扶贫经验,取得了明显的脱贫成效。总体来看,贫困人口规模大幅缩减,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本文在明晰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理论、述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与实施成效。以吉林省辽源市为研究对象,围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降低扶贫领域财政负担、构建多元主
普通小麦是具有三个基因组(ABD)的双二倍体(2n=6x=42),它被认为是四倍体Trugidum(2n=4x=28,AABB)和二倍体Aegilopstauschii(2n=2x=14,DD)(Yang et al.2009)自然杂交加倍产生
为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效果较好以及对离体枝条的保护作用较强的矿物源药剂,以期获得具有良好防效、对环境友好的矿物源药剂,进一步为生产中防治苹果树腐
本文以外国学生非受事宾语的习得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介语语料库作为平台搜集相关语料,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除绪论外,本文的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