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浮针扫散“腰痛五穴”(外陵、五枢、箕门、带脉、胃俞)配合再灌注活动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超声观察“腰痛五穴”下筋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穴位下筋膜在针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在南京市中医院城南分院针灸科门诊,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浮针组在“腰痛五穴”附近寻找最痛点,采用浮针扫散配合特定的再灌注活动治疗。两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普通针刺组以胃俞、肾俞、大肠俞,局部阿是穴为主,结合症状加以配穴,配以电针和神灯治疗仪。每次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5次为1疗程。入组前评定基线指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VAS,Oswestry,RMDQ,JOA量表评估、“腰痛五穴”五组穴位超声下筋膜的厚度、形态。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进行VAS,Oswestry,RMDQ,JOA量表评估,“腰痛五穴”五组穴位超声下筋膜的厚度、形态。观察30例无腰痛人群“腰痛五穴”下筋膜厚度和形态特征。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评分量表的比较结果浮针组患者和普通针刺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RMDQ评分、JOA评分均下降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浮针组患者和普通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Oswestry评分差值、JOA评分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治疗前后RMDQ评分差值及JOA改善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浮针组在改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以及治愈率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组。2.筋膜观察的比较结果浮针组患者治疗前后箕门穴(左侧)、胃俞穴(双侧)下筋膜厚度下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普通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外陵穴(右侧)、胃俞穴(右侧)下筋膜厚度下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无统计学意义。浮针组患者与普通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五穴下筋膜厚度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陵穴下筋膜厚度侧和疼痛侧一致的概率为66.7%,不一致的概率为33.3%。五枢穴下筋膜厚度侧和疼痛侧一致的概率为61.9%,不一致的概率为33.3%,双侧筋膜厚度相等的概率为4.8%。箕门穴下筋膜厚度侧和疼痛侧一致的概率为71.4%,不一致的概率为23.8%,双侧筋膜厚度相等的概率为4.8%。带脉穴下筋膜厚度侧和疼痛侧一致的概率为76.2%,不一致的概率为23.8%。胃俞穴下筋膜厚度侧和疼痛侧一致的概率为80.9%,不一致的概率为14.3%,双侧筋膜厚度相等的概率为4.8%。NLBP组和无腰痛人群超声下测量的“腰痛五穴”下筋膜厚度平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LBP组和无腰痛人群超声下测量的“腰痛五穴”下双侧筋膜厚度差值平均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浮针疗法及普通针刺法治疗NLBP均有显著疗效。浮针治疗NLBP,疗效显著优于毫针针刺,主要体现在浮针疗法可缩短疗程,改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RMDQ),提高治愈率(JOA改善率);2,两侧“腰痛五穴”下筋膜厚度的差值大小,与NLBP发生有潜在相关性;3,优先观察胃俞穴下筋膜,可能提高NLBP的早期诊断;4,浮针疗法仅对部分穴位下筋膜厚度改变显著;5,毫针疗法仅对部分穴位下筋膜厚度改变显著;6,目前尚不能准确判断浮针与毫针间对穴下筋膜改变有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创新:1,运用原创的腰痛五穴,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进行临床疗效观察。2,首创超声观察穴位下筋膜,在无借鉴资料情况下,反复摸索并制定了穴位下筋膜测量的标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