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CKD5期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观察,分析CKD5期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总体分布特征,证型分布与原发病、实验室化验指标及透析时间等的关系。以了解CKD5期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在肾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相对客观、准确的依据。
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首次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于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诊的PD患者和首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和深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并于血液透析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HD患者。中医证型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制定的《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进行辨证,均同时由两名具有中医执业医师执照的中医师进行。分别对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型。采集PD和HD患者一般情况(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病理分型、透析开始时间等),并记录其透析前、透析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的实验室化验指标(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钾、血钙、血磷、24h尿蛋白定量等),整理成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193例CKD5期患者中男性123人,占63.7%,女性70人,占36.3%;患者平均年龄59.32±13.38岁,其中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88岁,18-65岁患病率最高,共128例,占总体66.3%,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病人数无统计学差异;原发病以糖尿病(44.6%)和慢性肾小球肾炎(44.1%)为多,其次为高血压病(5.2%)、多囊肾(2.6%);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2.65±7.80天;肾透析治疗方式中腹膜透析患者151例(78.24%),血液透析患者42例(21.76%)。
2、患者透析前中医证型分布: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占49.8%,其次分别为脾肾阳虚证29.5%、肝肾阴虚证8.8%、气阴两虚证8.3%、阴阳两虚证3.6%,透析前标实证以湿浊证为主,占55.9%,其次分别为瘀血证27.5%、湿热证11.4%,热毒证和风动证最少,各占2.6%。
3、患者透析前本虚证及标实证兼夹情况:湿浊证和瘀血证在各本虚证中均存在,并占有较大比例;除肝肾阴虚证外,其他本虚证均兼夹有湿热证,较多见于脾肾阳虚证;热毒证仅见于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阴阳两虚证,在脾肾气虚证最少;风动证在各本虚证均少见。
4、患者原发病与中医证型关系:本研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等原发病中医证型本虚证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证和瘀血证为主。
5、患者透析前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关系:①Hgb: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水平最低,肝肾阴虚证水平最高,肝肾阴虚证与其他本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Hgb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本虚证;标实证中Hgb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证、瘀血证、湿浊证、风动证、湿热证,各证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②Scr: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Scr水平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气阴两虚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证型比较无明显差异;标实证中热毒证血Scr水平最高,瘀血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瘀血证Scr水平明显低于除湿热证以外其他证型,湿浊证显著低于热毒证,其他证型比较无明显差异。③BUN: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BUN水平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气阴两虚显著低于脾肾阳虚;标实证中风动证血BUN水平最高,瘀血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风动明显高于除热毒证以外的其他证型,瘀血证显著低于除湿热证以外的其他证型,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④eGFR:本虚证中气阴两虚证eGFR水平最高,阴阳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脾肾阳虚eGFR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证,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标实证中瘀血证eGFR水平最高,热毒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瘀血证eGFR水平显著高于除湿热证以外的其他证型,湿浊证显著高于热毒证,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⑤Alb:阴阳两虚证血Alb水平较其他证型显著降低,与其他四证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血Alb水平较阴阳两虚证之外的其他本虚证显著降低,气阴两虚证Alb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各标实证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⑥Ca: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与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瘀血证与风动证的血C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P: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本虚证;标实证中风动证血P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热毒证、湿热证、湿浊证、瘀血证,各证型比较结果为瘀血证与湿热证、热毒证,热毒证与湿浊证比较P<0.05。⑧iPTH: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iPTH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标实证中风动证血iPTH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湿浊证、热毒证、瘀血证、湿热证,比较各证型血iPTH水平脾肾气虚显著高于肝肾阴虚、气阴两虚。⑨TG:本虚证中脾肾气虚证血TG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中湿浊证血TG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瘀血证、湿热证、风动证、热毒证。比较各证型之间血TG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
6、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本虚证:透析前到透析第3个月,脾肾气虚证明显增多,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减少,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变化不明显。透后第3到9个月,脾肾气虚证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透析6个月时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至9个月时又出现上升趋势。当透析9个月时,本虚证仍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占41.45%,其次分别为肝肾阴虚证34.72%,气阴两虚证19.17%,脾肾阳虚证3.63%,阴阳两虚证1.03%,整体表现为脾肾阳虚向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的转化。标实证:透析前到透析第3个月主要表现为湿热证减少,无兼证占比增加,其他证型无明显变化。透析后第3到9个月无兼证逐渐减少,瘀血证逐渐增多,其他证型无明显变化。当透析9个月时,标实证仍以湿浊证为主,占52.33%,其次为瘀血证41.97%,湿热证、热毒证及风动证所占比例很小,共占5.70%,整体表现为向瘀血证的转化。
7、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变化影响因素:①透析前和透析第9个月患者中医证型变化发现本虚证及标实证的分布均具有显著差异;②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本虚证证型分布均有显著差异,透析后第9个月标实证分布有显著差异,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均无明显差异;③患者透析方式和性别在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证型分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1、CKD5期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辨证均为本虚标实;各原发病证型本虚证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证和瘀血证为主。
2、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等与中医分布相关。
3、透析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时间、原发病相关。
4、临床中医药的应用:①PD患者可以健脾益肾、祛湿化浊为主,治疗HD患者可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②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治疗上应注意配合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③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以补脾益肾、益气养阴兼活血化瘀为主,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则可以补气健脾、滋补肝肾兼祛湿化浊为主。
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首次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于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诊的PD患者和首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和深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并于血液透析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HD患者。中医证型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制定的《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进行辨证,均同时由两名具有中医执业医师执照的中医师进行。分别对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型。采集PD和HD患者一般情况(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病理分型、透析开始时间等),并记录其透析前、透析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的实验室化验指标(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钾、血钙、血磷、24h尿蛋白定量等),整理成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193例CKD5期患者中男性123人,占63.7%,女性70人,占36.3%;患者平均年龄59.32±13.38岁,其中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88岁,18-65岁患病率最高,共128例,占总体66.3%,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病人数无统计学差异;原发病以糖尿病(44.6%)和慢性肾小球肾炎(44.1%)为多,其次为高血压病(5.2%)、多囊肾(2.6%);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2.65±7.80天;肾透析治疗方式中腹膜透析患者151例(78.24%),血液透析患者42例(21.76%)。
2、患者透析前中医证型分布: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占49.8%,其次分别为脾肾阳虚证29.5%、肝肾阴虚证8.8%、气阴两虚证8.3%、阴阳两虚证3.6%,透析前标实证以湿浊证为主,占55.9%,其次分别为瘀血证27.5%、湿热证11.4%,热毒证和风动证最少,各占2.6%。
3、患者透析前本虚证及标实证兼夹情况:湿浊证和瘀血证在各本虚证中均存在,并占有较大比例;除肝肾阴虚证外,其他本虚证均兼夹有湿热证,较多见于脾肾阳虚证;热毒证仅见于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阴阳两虚证,在脾肾气虚证最少;风动证在各本虚证均少见。
4、患者原发病与中医证型关系:本研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等原发病中医证型本虚证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证和瘀血证为主。
5、患者透析前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关系:①Hgb: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水平最低,肝肾阴虚证水平最高,肝肾阴虚证与其他本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Hgb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本虚证;标实证中Hgb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证、瘀血证、湿浊证、风动证、湿热证,各证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②Scr: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Scr水平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气阴两虚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证型比较无明显差异;标实证中热毒证血Scr水平最高,瘀血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瘀血证Scr水平明显低于除湿热证以外其他证型,湿浊证显著低于热毒证,其他证型比较无明显差异。③BUN: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BUN水平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气阴两虚显著低于脾肾阳虚;标实证中风动证血BUN水平最高,瘀血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风动明显高于除热毒证以外的其他证型,瘀血证显著低于除湿热证以外的其他证型,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④eGFR:本虚证中气阴两虚证eGFR水平最高,阴阳两虚证最低,各本虚证之间比较脾肾阳虚eGFR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证,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标实证中瘀血证eGFR水平最高,热毒证最低,各标实证之间比较,瘀血证eGFR水平显著高于除湿热证以外的其他证型,湿浊证显著高于热毒证,其他证型之间比较无差异。⑤Alb:阴阳两虚证血Alb水平较其他证型显著降低,与其他四证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血Alb水平较阴阳两虚证之外的其他本虚证显著降低,气阴两虚证Alb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各标实证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⑥Ca: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与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瘀血证与风动证的血C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P: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本虚证;标实证中风动证血P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热毒证、湿热证、湿浊证、瘀血证,各证型比较结果为瘀血证与湿热证、热毒证,热毒证与湿浊证比较P<0.05。⑧iPTH: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证血iPTH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标实证中风动证血iPTH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湿浊证、热毒证、瘀血证、湿热证,比较各证型血iPTH水平脾肾气虚显著高于肝肾阴虚、气阴两虚。⑨TG:本虚证中脾肾气虚证血TG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中湿浊证血TG水平最高,其次分别为瘀血证、湿热证、风动证、热毒证。比较各证型之间血TG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
6、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本虚证:透析前到透析第3个月,脾肾气虚证明显增多,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减少,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变化不明显。透后第3到9个月,脾肾气虚证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透析6个月时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至9个月时又出现上升趋势。当透析9个月时,本虚证仍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占41.45%,其次分别为肝肾阴虚证34.72%,气阴两虚证19.17%,脾肾阳虚证3.63%,阴阳两虚证1.03%,整体表现为脾肾阳虚向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的转化。标实证:透析前到透析第3个月主要表现为湿热证减少,无兼证占比增加,其他证型无明显变化。透析后第3到9个月无兼证逐渐减少,瘀血证逐渐增多,其他证型无明显变化。当透析9个月时,标实证仍以湿浊证为主,占52.33%,其次为瘀血证41.97%,湿热证、热毒证及风动证所占比例很小,共占5.70%,整体表现为向瘀血证的转化。
7、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变化影响因素:①透析前和透析第9个月患者中医证型变化发现本虚证及标实证的分布均具有显著差异;②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本虚证证型分布均有显著差异,透析后第9个月标实证分布有显著差异,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均无明显差异;③患者透析方式和性别在透析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证型分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1、CKD5期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辨证均为本虚标实;各原发病证型本虚证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证和瘀血证为主。
2、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等与中医分布相关。
3、透析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时间、原发病相关。
4、临床中医药的应用:①PD患者可以健脾益肾、祛湿化浊为主,治疗HD患者可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②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治疗上应注意配合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③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以补脾益肾、益气养阴兼活血化瘀为主,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则可以补气健脾、滋补肝肾兼祛湿化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