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当下心血管疾病由单纯的药物治疗向介入手术治疗技术的转变过程中,造影剂的使用频率不断的增加,由造影剂引发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在介入治疗中使用造影剂后2至3天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并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1]。随着放射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逐步进展,各种介入手术医疗器械不断更新的情况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技术被普遍使用,同时造影剂的使用也日趋普遍。尽管造影剂由离子型转变为非离子型,由高渗型发展为等渗型,现实中因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却接连发生,而且其发生率随着手术量的增加不断攀升,已成为目前各级医院院内发生肾衰竭的第三位原因[2]。而临床上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已成为目前较为重要的问题。造影剂肾病的病理机制目前仍不是非常的明确。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肾缺血为造影剂肾病的最主要的发病机制,第二是肾小管毒性所致[3]。造影剂可导致肾髓质缺血性损伤,造影剂也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直接的毒性[11]。临床工作中所应用的造影剂主要是以三碘苯甲酸为基础原料的含碘化合物。含碘造影剂为水溶性物质,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很少。在血液中所含有的造影剂主要是通过肾小球进行滤过及排泄,在通过肾小管时不被分泌也不被重新吸收,而肾小管中的水分高度浓缩,造影剂的浓度随之升高,进而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原有试验表明,造影剂对肾小管内皮细胞有着直接的毒性作用,其造成的肾髓质缺氧更可加剧其对肾小管内皮细胞的副作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中,比较认同的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方法是预防性水化。对于一些药物是否有确切的预防作用,目前没有大量范本支持,但已有部分研究证明某些药物在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时存在一定的作用。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一种效果极强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其吸收率因摄入量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其吸收率与摄入量呈反比。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其机理是通过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控制脂质的过氧化,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利用维生素C上述特点,临床应用中可能会起到主动预防在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所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同时维生素C对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可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同时起到促进肾小管细胞的再生和恢复的作用。在理论上其有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但目前研究结果对其预防作用观点不一。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维生素C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时无明确的防治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维生素C的摄入过多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维生素C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4.1至2014.12在黄骅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或者PCI的患者400例。其中男性257例,女性143例。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C组和对照组,其中维生素C组200例,对照组200例。所有患者术前4小时予1ml/kg/h的生理盐水静点,持续至术后24小时。维生素C组于水化的每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g维生素C。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诊断标准:应用造影剂后48小时内血清肌酐较前升高25%或升0.5mg/dl,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ml/min/1.73m2)=186×(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Ccr(ml/min)=[(140-年龄)×体重×(0.85女性)]/(72×Scr)。评价指标:检测介入手术前后48小时的血清肌酐浓度。比较各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同时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在维生素C组和对照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资料卡方检验(Pearson未校正法)。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术后维生素C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维生素C组与对照组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其结果分别为14%及18%,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通过将维生素C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肌酐清除率与对照组术前、术后相应各值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资料,证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维生素C能够起到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