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说的风物,指风景、物象。在前言中,讨论了风景物象的外延、语言形象的层次以及本文形象探微的取材范围,并认为:卜书《易经》的摄象明理手段本质上是文学的。全文共分五章:绪论、《易经》物象探微、《易经》人物形象探微、《易经》语言形象探微、摄象明理总论。 在第一章绪论中,首先讨论了文本层次问题。在《易经》文本的形成方面采用通说,而认为《易传》文本的形成:《彖》、《象》形成于孔子之前;《说卦》形成于战国之前;《系辞》形成于司马迁之前:《序卦》、《杂卦》入《周易》文本于西汉宣、元之前。并重点讨论了《文言》文本的形成过程。在第二节文献论中,讨论了文献定位的意义以及《周易》文本中《易传》的层次,本文对《左传》、《国语》与帛本《周易》乃至帛书之后汉唐易学成果、宋明易学成果、清易学成果的采用。并论及近代易学的四个流派及其变形,史学与美学视角的现代易学研究,文学视角的现代易学研究。同时简略述评了台湾与日本易学成果的文献价值。在第三节形象论中,于厘定风物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易传对《易经》摄象方式方法的论述及其在揭橥《易经》形象中的作用。同时讨论了形象在原朴文学中的地位,并涉及了《易经》中各种明理方式与摄象明理手段的关系。在第四节价值论中,讨论了《易经》的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认为它们主要表现在形象与情感的融溶方面。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将《文心雕龙》对《易经》的文学观照进行了评论式梳理。 在第二、三两章,首先将摄入《易经》的物象分为五大类:动物形象、植物形象、日用器物形象、概念化形象与意象、自然景象与法象,进行了寻幽探微式分析论述。继而对《易经》中的人物形象,从易传对《易经》的重要体悟、自然人与社会人、社会人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心理定势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社会人的群体形象与社会表象视角切入,对被摄入《易经》中的民俗风情进行了分析评述。 在第四章中,对《易经》的语言形象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对文本语言形象探微的基础,是《易经》在书写中使用着成熟的语言,整体上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中从存在于《易经》中的具有形象性的叙述语言出发,总结出该卜书通过描述物象流动过程、描摹意象统领的物象、用暗喻的手法将某种观念形象化、通过故事情节的拆分来驱动叙述语言等四种方法来展现巫理的叙述语言使用规律。并且对闪现于《易经》中的成型成语、衍生成语、格言与衍生格言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这些成语格言的使用及其衍生方式。本章的最后,对充溢《易经》中的语音、情感形象—一韵文:圈谚、民歌、诗歌断句;准诗歌(本文认为在《易经》文本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寺歌)的价值进行了意在正本清源的讨论式梳理,并尝试对反映在文本中的韵文多于爵谚民歌、诗歌断句多于准诗歌的现象给予了简单剖析。 本文的第五章摄象明理总论中认为,如果推敲《易经》文本摄象明理的方式方法以及其中的物象之动态存续方式,可以发现:《易经》当中形象与理念(巫理与哲理之融合)的弥合与形象思维之文学特质重合、形象的流动过程与文学作品中形象的辗转推移同构。对这一观点,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第一,本文对《易经》摄象明理的方式进行了梳理评论,认为其中起码存在六种方式:1、广泛地摄取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物象来说明巫理,2、在上述广泛性的基础上又立足于针对性,3、在头脑中对所摄物象的多方处置,均合乎占缸对象纷坛繁杂的要求,4、在物象的处置方面符合民族心理定势并浸润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因于,5、在物象的处置方面秉持类似后代的模糊概念形成双重或者多重心象,成就了巫卜与审美的影像重叠乃至意象融合,6、对物象的处置程式基本与先民认知世界的过程重合。在这六种摄象方式中,前两种属于对物象的摄取方式范畴、后四种属于对物象的处置方式范畴。第二,讨论了《易经》文本中摄取形象的三个主要方法,这就是相物选象、连缀生象、比像造象,作为这三种摄象方法的结果,便是物象、意象、法象。第三,沦述了易学领域对《易经》摄象明理方式方法的三个主要观照角度:从巫卜、哲学、 且且匠文学角度对《易经》文本形象表述特点的观照。并结合《易经》文本特点的分析,对中国的上古巫术没有发展为本土宗教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值得关注:先民的惯常思维方式,文本传承转换期的社会思潮,表述方式的形象特点。 作为全文的结论,本文认为:在摄象明理方式的催动下,《易经》文本中的物象呈现三个流动方向:基于直觉认知的形象思维流向原朴的审美思维、跃动的巫理神韵演变为原初的艺术哲学、生动的表述方式幻化出各种文学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