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1/CD82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意义及作用机制的初探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神经母细胞瘤的高转移尤其以骨髓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检测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蛋白表达产物CD82在不同组别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KAI1/CD82在神经母细胞瘤转移中的可能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取青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995年至今病例确诊的节细胞神经瘤9例、各期神经母细胞瘤40例蜡块标本,共分为三组,即节细胞神经瘤组(9例)、无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组(21例)、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组(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基因的蛋白产物CD82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节细胞神经瘤组中有2例(阳性率为22.22%)CD82的表达为阳性,无转移神经母细胞瘤组中CD82的阳性数为15例(阳性率为71.43%),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组中阳性数为6例(阳性率为34.74%),节细胞神经瘤组和无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与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按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分组,则各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0%、40%、62.5%、35.71%,任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母细胞瘤中KAI1/CD82的表达水平与是否转移有相关性,与是否进行过化疗无关,与转移为其他器官或骨髓也无相关性。 结论:分析试验结果发现KAI1/CD82的表达水平呈双相变化,即在良性的节细胞神经瘤中的表达,在无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在发生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中又呈现低表达。由此考虑早期神经母细胞瘤KAI1/CD82的高表达可能是要抑制肿瘤的恶性进程,一旦KAI1基因缺陷或表达下降,肿瘤则可能会发生转移。另外,KAI1/CD82的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是否存在转移有关,提示KAI1/CD82可作为判断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的一个指标,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分析本科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的对策。
泛素–蛋白酶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在细胞分裂、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程序死亡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系统主要是靠泛素化酶和去泛素化酶来实施对于
分析了杨树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杨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正>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50岁前后,左肩多于右肩,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
会议
现如今,计算机编程非常重要,学习编程更是每一个现代青少年必须的任务.但是,传统的教材有着枯燥以及例子不够直观的缺点.而这一点在算法学习之中更是明显.通过使用游戏引擎,
目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Bowen病(Bowen’s disease,BOD)、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是常见的非黑素瘤皮肤肿瘤(non-melanoma skin canc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法,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方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
为了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点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3月~2006年4月期间疑似前列腺癌的42名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前列腺6点穿
元代杂剧《西厢记》是中国杂剧史上的集大成作品,书中广泛运用了多种修辞格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书中的叠字修辞格,着重从叠字类型、叠字类型的特点和叠字的语用效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212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组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