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阻肺是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主要慢病之一,发展到后期多合并有肺心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COPD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治疗方法,但是单靠传统医疗服务很难使稳定患者的病情,因此慢病管理的建立已经是全球医疗发展的趋势,而中医药在防治肺系疾病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药干预方法在COPD合并肺心病稳定期患者慢性病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慢病管理方案做铺垫。方法:本研究将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合并肺心病稳定期患者纳入管理系统,完善病收集一般资料。通过面谈、分发指导手册、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和干预训练(包括冬病夏治、中医药膳、八段锦或呼吸操,预期是综合干预),观察9个月,定期回访、提醒引导患者行相关活动训练,追踪患者的依从性情况(1次/月),并利用健康自我评价结局预测指标,如: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中医主症PRO量表、COPD评估测试、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等进行评价。以录入时患者的量表数据为基线,观察结束后收集所有数据及资料并纳入数据库,利用配对t检验及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患者自身前后对比情况,评价中医药药综合干预手段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患者的依从性情况作评估,客观评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指导下一步慢病管理方案的优化方向。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0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及干预训练,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观察结束时,能坚持完成中医药管理的患者为52例,其中坚持中药内服、中医药膳者居多,天灸、呼吸操次之,八段锦人数最少。研究数据表明,接受中医药干预后患者各个量表指标均值均较前有所下降,其中PRO量表指标均数下降0.75,CAT量表指标均数下降0.45,两者指标差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经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中医药综合干预后,患者中医主症、临床症状均有改善。QOL量表指标均数下降0.09,其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经配对t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中医药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QOL量表中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抑郁心理及焦虑心理四个项目指标均数均较前有所下降,其差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其中社会生活经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值大于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余项目经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中医药综合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抑郁心理及焦虑心理情况均有改善。结论:本研究表明了中医药慢病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