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行政法学的原理入手,探讨了政府预算行为的法律规制。政府预算作为一种政府活动的财务计划,其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是社会公众基于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委托政府管理一部分资源。在政府行使这种公共权力时,必然需要对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本文试图从行政法的公开、程序及监督等基本原则出发,分析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在的缺陷以及相对应的完善之路。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行政法角度介绍了政府预算行为的一般理论,首先界定了预算行为的内涵与性质,其后阐述了政府预算管理法律制度的理念与完善制度的必要性,完善预算法制要以民主、公共和公开为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预算管理法制中存在的缺陷。首先,在权力行使上主要表现在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不明确且监管不够,相对乏力;其次,在政府的预算信息公开上,透明度比较低。在我国当前的法治政府建设中,信息公开已经被确立为一项基本措施。但在预算制度中公开的程度还是比较低;再次,政府的预算程序不完善,政府预算行为功利化,仅注重实体结果,忽略程序,结果造成预算行为很多方面存在随意性。最后是在预算行为的监督救济以及责任追究这些事后行为方面,存在监督形式单一,监督效果差以及缺失救济和责任追究制度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西方一些体制比较健全国家的预算制度的介绍,包括美国、法国及日本等国家。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国家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宪法问题,政府公共预算制度在西方有着很长的历史。而在西方国家的预算体制中,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又有不同之处。但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的预算制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些共通的特点。这也为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四部分是在以上各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议。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各预算相关主体的权限,加强对预算行为的监督;其次通过完善预算管理的各项程序,完善制度以确保预算公开透明,重点放在预算调整程序和建立预算听证制度这两方面;最后在预算行为的责任追究和预算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问题上,着重介绍了预算行为问责制和纳税人权利救济这两种制度。 从总体上看,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是构造一个新的预算管理框架。这一改革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关键方面:预算公开、预算程序以及预算监督,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的预算管理框架的三个支柱。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有效的预算执行和健全的预算监督是良好、健全预算管理的具体体现。而最后的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制度是整个预算行为法治化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