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被统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即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包括智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身体病弱、多重残疾等儿童[1]。本研究中特殊儿童主要是选取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听觉障碍、视觉障碍五类典型的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的出现,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特殊儿童父母进行调查,探讨了特殊儿童父母亲职压力、应对方式与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亲职压力上,特殊儿童父母呈现非常高的压力水平,亲职压力在障碍类型上、教育康复时间、父母年龄、父母性别、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应对方式上,特殊儿童父母在积极应对上的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应对方式在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时间、父母年龄上差异显著。在婚姻质量上,特殊儿童父母婚姻质量在儿童障碍类型、教育康复时间、父母年龄、家庭月收入、家庭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显著.(2)亲职压力与积极应对成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成显著正相关;亲职压力与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与婚姻质量成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婚姻质量成显著负相关。亲职愁苦、消极应对具有负向预测婚姻质量的作用;积极应对具有正向预测婚姻质量的作用。(3)应对方式在亲职压力与婚姻质量之间不存在调节效应。应对方式在亲职压力与婚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积极应对中介效应强于消极应对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