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度的学校规模对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教育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关于学校规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对我国合理调整学校规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因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结论,而国内关于学校规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研究不足。上海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已经具备了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规模的外在条件。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取了上海市闵行、普陀、长宁三个区的七所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水平的初级中学,通过研究其学校规模对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的影响,寻求满足使教育成本较低、教育收益较高的学校规模,从而对当前学校规模的调整给出一定的建议和导向。研究首先根据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包含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指标体系,并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访谈提纲和问卷;然后通过访谈及问卷了解七所学校的教育成本和收益现状;最后使用SPSS及Excel处理调研数据,分别构建学校规模与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分析学校规模对教育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得出使教育成本较低的学校规模区间为700-900人,使教育收益较高的学校规模区间为500-800人,二者具有交集,得出使教育成本较低、教育收益较高的适度学校规模区间为700-800人。本研究不但得出了使教育成本较低、教育收益较高的适度学校规模区间,同时得出了学校规模影响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学校规模与教育成本和收益的函数模型并非与设想一样,仅满足一种曲线模型,而是呈现多种函数关系。同时,虽然曲线模型不同,却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大部分类别的教育成本与学校规模的关系呈现多项式二次函数关系,或在样本学校的规模区间上与二项式函数模型的曲线基本吻合;多数教育收益的指标与学校规模的关系满足分段函数的特征,即在一定规模范围内,教育收益基本维持在较好的水平;超过此规模范围,教育收益随学校规模的增大急剧降低。最后研究根据样本学校的实际规模范围以及从教育成本和收益视角得出的适度学校规模区间,将上海市中等教育水平的初级中学的学校规模分为以下几个规模区间:300-500人,500-700人,700-800人,800-900人,900-1200人,并针对各个规模区间分别给出相应的学校规划的建议。尽管受样本数量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的结论尚不具备推广性,但可为后续学校规模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