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以1997年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分水岭,民营企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原始积累的一次创业阶段和探索理性发展的二次创业阶段。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如何针对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成为新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已经有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他们或者仅仅就民营企业发展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只研究某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很少对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进行综合的、区域间的横向比较。党的“十六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亟需对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具体措施和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的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民营企业及二次创业的概念,在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的企业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的有关思想,对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这些问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不同解决思路。 以家族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构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企业规模不大、市场范围有限、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创业阶段,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制是符合最小成本原则的。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企业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产权多元化成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必然要求。于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尝试,但是仍然存在着个人持股高度集中的趋势。因此,公司制是实现产权多元化的较优选择,是实现民营企业从家族企业变为现代企业的主要方式。一种企业制度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产权改革也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企业的产权制度要符合企业的规模要求,也要和外部市场环境相适应。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因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还需要提高管理水平,采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一个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通常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U产权制度:门)人力资本;(3)企业规模。小同地区的民营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银行信贷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偏低,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很窄。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缺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上述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阻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采取系统的措施,努力扩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加大对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力度的方面,东部省份做得比较好。相形之下,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经过二十多年的投资和建设,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目前,民营企业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阻碍了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的发展。需要采取政策和措施扩展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 产业聚集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有利于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和本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立足于较为发达的市场机制和己有的产业优势,先后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以纺织品、轻化工品、家用电器等为主的加工集群。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传统产业聚集已经趋于饱和,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聚集,中西部地区本身也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市场,只要低成本优势和信层、集聚的优势相结合,这将使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能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