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B411是本研究室发现的具斑马叶性状的突变株。有关该材料形成斑马叶性状的机制还未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不同时期剪根移栽处理和不同光温处理等探讨斑马叶性状的表达条件,通过对不同叶色区域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结构分析探讨形成斑马叶性状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移栽的材料和剪根移栽的材料进行不同光强、光周期、光周期数处理,结果表明:大于300μmol·m-2s-1光强和剪根移栽是诱导B411斑马叶性状表达的必要条件。在光强1000μmol·m-2s-1、光照期温度32℃和暗期温度22℃的条件下,诱导斑马叶性状表达的临界光长为3h。在光周期为12h/12h的条件下,诱导斑马叶性状表达的最少光周期数为2个。2.不同温度处理表明:在光强为100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26℃以上的温度有利于斑马叶性状表达,低于26℃时黄色条带的失绿程度减轻;当温度降至22℃,斑马叶性状不表达。在光强200μmol·m-2s-1条件下,22℃—35℃的温度范围内斑马叶性状都不表达。3.从第1片叶到剑叶都具有表达斑马叶性状的潜能。斑马叶性状只在剪根移栽后新长出的叶片中表达。如3叶期剪根移栽的材料,斑马叶性状在第4叶和第5叶表达,当新根系形成并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后,斑马叶性状表达停止。且斑马叶中的黄区逐渐复绿。4.对B411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斑马叶片黄区的光合色素含量比绿区低,其中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幅度大于类胡萝卜素降低的幅度,因此,黄区叶绿素含量降低可能是导致斑马叶性状的原因之一。与正常绿叶相比,绿区光合色素含量有所降低。斑马叶性状有一个逐渐复绿的过程,绿区的光合色素含量可恢复到正常叶片的水平,黄区的光合色素含量只能恢复到正常绿叶的65.6%左右。5.对斑马叶黄区和绿区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斑马叶绿区的叶绿体发育正常;黄区的叶绿体形状异常,内膜系统不完整,内含嗜锇小体,随着黄区的逐渐复绿,叶绿体结构恢复正常。部分失绿严重不能复绿的黄区,其叶肉细胞内无叶绿体。6.具斑马叶性状的B411与常规水稻品种杂交,其F1代的叶色均表现为正常绿色,表明该性状为隐性核基因控制。F2群体中出现正常绿色植株和斑马叶植株的性状分离,分离比符合3:1的理论比,表明该斑马叶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