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监管部门、投资者等相关人员更加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自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以来,风险导向模式审计逐渐在我国成形并得到发展,注册会计师基于审计风险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在当前充满诚信危机的审计市场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否保持了其应有的独立性?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其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笔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采取了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参阅国内外大量关于媒体监督、政府干预与审计意见类型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采掘行业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在案例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紫金矿业“7.3污染事件”为案例,通过对大量媒体负面报道和当期审计意见的分析,质疑紫金矿业与政府之间紧密关系,即较强的政府干预是否会影响媒体监督的治理效应。进而对媒体监督、政府干预及审计意见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我国A股采掘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外部环境机制即媒体监督方面来探寻影响审计意见的关键因素,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地方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审计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受到媒体的负面报道越多,其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2)政府干预会显著影响媒体对审计意见的监督治理效力,相比于民营企业,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监督治理效力将被大大削弱。本文尝试从外部环境机制的视角探寻影响审计意见的深层次原因,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媒体的监督治理机制和政府干预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