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反复冻融技术制备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应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在不同时间节点,通过组织学方法评价几丁糖/聚乙烯醇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8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1只。造成坐骨神经15mm缺损,然后分别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导管、硅胶管桥接和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即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P(LLA-CL)]组、硅胶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分别在术后4,8和12周对动物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查、电生理检查、肌肉湿重、肌细胞横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电镜观察,和神经逆行示踪检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术后所有实验大鼠均成活,未发现切口感染,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3只,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导管组4只,硅胶管组6只,自体神经移植组有2只大鼠开始出现术侧足趾红肿、溃疡,脱趾现象。术后4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再生神经已完全长过神经缺损段,导管没有出现塌陷变扁现象,再生神经直径较细;术后8周,再生神经直径变粗;术后12周,再生神经直径变粗,再生神经粘连较轻,表面血管形成丰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术后4周,4组大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优于P(LLA-CL)组和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优于P(LLA-CL)组和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检查:术后4周时所有组都未检测出肌电图表现;术后8周时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传导最快,但是与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P(LLA-C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自体神经移植组和几丁糖/聚乙烯醇组均优于P(LLA-C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自体移植组优于P(LLA-CL)组和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和自体神经移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湿重恢复率:术后4、8和12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P(LLA-CL)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肌肉湿重恢复率优于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P(LLA-CL)组与自体移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术后12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优于PLLA-CL组和硅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神经纤维直径:术后12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优于PLLA-CL组和硅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厚度: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PLLA-CL组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优于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各组神经逆行示踪:几丁糖/聚乙烯醇组、PLLA-CL组、硅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中,均可见到Trueblue标记的阳性神经元细胞。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优于PLLA-CL组和硅胶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D大鼠实验中,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猕猴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探讨应用制备的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猕猴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健康猕猴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造成桡神经20mm缺损,然后分别用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桥接、神经切除旷置和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处理,即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空白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在术后8月对动物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评价神经再生。[结果]术后8个月,几丁糖/聚乙烯醇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神经缺损的远侧端,再生神经粘连较轻。肌电图检测: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可检测出肌电图表现,但空白对照组未检测出肌电图表现;波幅:自体神经移植组和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不及正常对侧桡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不及正常桡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自体神经移植组不及正常桡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正常桡神经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大于自体神经移植组和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组。[结论]在猕猴实验中,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