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交通工具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密度与机动车出行量急剧增长,职住分离程度加深导致居民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不断拉长,居民对小汽车依赖性日益提高。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的规划对居民日常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勤行为是居民日常出行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来引导城市健康发展,降低小汽车使用,进而减少交通碳排放成为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国外研究相对丰富,但国内研究较为贫乏,对于建成环境因素的选择及其对居民通勤行为影响的作用方向和程度的结论并不一致。海口是热带海岛城市,城市建设和居民出行都呈现出适应热带气候的典型特征。根据2018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海口市拥堵排名为第24位,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25.7分钟,城市化节奏的加快使得交通潮汐式拥堵、居民“通勤难”、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缓解通勤压力、引导居民慢行出行和乘坐公交出行成为海口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的难题。本文基于2019年海口市的居民通勤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了“6D”城市建成环境度量指标体系,使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变量对海口市居民通勤出行的影响,分析解决和减缓城市交通问题的策略,为可持续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海口市建成环境要素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中心城区呈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格局,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共同影响着居民的通勤出行选择。中心城区相比于其他区域,人口密度更高,土地利用混合度更高,到城市中心可达性和到公交站点可达性较好。道路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干道附近,支路网密度相对较低。中心城区西部地区居民的就业可达性优于东部地区。调研样本中,平均通勤出行时间为20.19分钟,平均通勤出行距离为3.17km。电动车出行和小汽车出行为最主要的通勤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较少,体现了海口市独特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特征。(2)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出行方式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居住地建成环境影响更大。在控制了个体社会属性特征后,提高居住地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就业可达性,可以提高居民选择慢行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的概率,降低小汽车使用。居住地到城市中心距离越远,居民通勤方式更倾向选择公共交通而非小汽车。居住地人口密度和路网密度越高,居民选择电动车通勤的可能性更高。基于以上结果,一方面,海口市应发展慢行交通、鼓励公共交通、限制电动车和小汽车出行。在城市规划上应引导多中心城市布局,并配套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多样的、高等级的综合土地使用模式,发展集约型土地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促进职住平衡,同时保证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网络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是通勤行为的主体,个体社会属性特征也会影响居民通勤行为。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和城市建成环境诸要素的影响,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构建公交导向型城市、倡导慢行出行方式、适当限制电动车出行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多措并举才能有效的缓解海口城市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