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给家兔背部两侧皮肤造创,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在创伤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5天和第20天7个时相点,动态观察研究了家兔创伤愈合过程中创伤局部皮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5种神经肽、2种细胞生长因子、2种凋亡相关因子和其它几种相关因子的变化,同时也对比观察研究了创伤局部使用蜂蜜后对创伤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如下: 创伤后第1天,邻近创口的局部真皮组织中即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出现,然后逐渐下降;创伤后第3天成纤维细胞开始增值,并于创伤后第7天时达到高峰,为创伤局部的主要细胞。创伤局部使用蜂蜜后,临床观察到创伤愈合的时间提前。组织学实验显示局部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数量的下降明显增快,成纤维细胞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表明蜂蜜有明显的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使用蜂蜜后局部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关。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创伤前家兔正常的皮肤组织中,P物质(SP)阳性表达较少,阳性细胞的数量很少;从创伤后第1天开始直到创伤后第20天观察结束时,创伤局部SP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创伤局部SP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显著的高于创伤前。创伤前正常皮肤中,5-羟色胺(5-HT)的表达很少,创伤后第1天即开始表达明显增强,并于创伤后第5天表达最强,然后逐渐减弱,但创伤后第20天时,局部5-HT的阳性表达仍然强于创伤前。降钙素(CT)在创伤前的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很低,创伤后就开始显著增强,并维持在较强的表达水平,到创伤后第20天时表达才开始减弱。突触素(SYP)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变化。胰多肽(PP)在创伤后创伤局部的表达也显著增强,并于创伤后第10天达到峰值。创伤愈合中蜂蜜处理对上述物质在局部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TNF-α在正常家兔皮肤组织中不见表达,创伤后第1天即开始显著表达,于创伤后第3天达到峰值后,表达逐渐下降。VEGF的表达在创伤后即明显增强,并在创伤后第10天时达到峰值。蜂蜜处理对局部TNF-α的表达有影响,对VEGF的影响不大。 凋亡因子bcl-2与caspase-3在创伤前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很少,创伤后均呈现出显著的变化。bcl-2的表达在创伤后即增强,其中第7天时表达最强;创伤后caspase-3的表达在创伤后第3天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然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直到创伤后第15天时又一次升高,并且在创伤后第20天时达到最高值。蜂蜜处理对上述凋亡因子存在有明显的影响。 本研究也对α1-抗胰蛋白酶(AAT)、CD45RO、CD45RA、溶菌酶(LZM)、S-100蛋白进行了动态研究。上述几种因子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也有明显的变化。AAT的表达在创伤后即显示出增强的趋势,并于创伤后第10天时达到峰值。CD45RO与CD45RA阳性细胞数量在创伤后也有显著的升高。LZM在创伤后也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在创伤后第5天表达最强。S-100蛋白的表达在创伤后第1天也显著增强,并在创伤后第10天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蜂蜜处理对上述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的影响。 上述结果表明,以上几种免疫因子均参与了创伤愈合的过程,这些免疫因子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蜂蜜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与蜂蜜对这些免疫因子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