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石墨烯纳米带体系的磁性与电子结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附过渡金属的石墨烯或石墨烯纳米带具有丰富的磁性和电子结构,因此它们吸引了很多的研究兴趣。碳基底上吸附的过渡金属原子层的磁性可以为将来的自旋电子器件提供潜在的材料应用,因此研究者们极为重视这类体系。本文主要通过自旋极化的密度泛函计算来研究被3d过渡金属覆盖的n=6,8,10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和被Co,Ni覆盖的n=6,8,10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与磁性,发现石墨烯纳米带的准一维性将影响吸附过渡金属原子的磁性,产生与二维石墨烯体系上吸附金属原子不同的性质。同时纳米带的边界形状——扶手椅型或锯齿型将对过渡金属原子吸附时的排列方式和磁性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3d过渡金属-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里,吸附过渡金属面后,大部分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发生弯曲,金属面大多不平整,由于石墨烯纳米带的准一维特性,金属往往形成异于晶体结构的拓扑结构。随着纳米带宽度增加,过渡金属-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趋向于金属性。过渡金属-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具有不同的磁性,反铁磁性的金属排序与铁磁性的排序不同。石墨烯纳米带的准一维特性也影响了吸附金属层的磁性。Cr和Fe在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上会形成四面体立体团簇结构,团聚的趋势比其他3d过渡金属明显。2、在Co,Ni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里,吸附过渡金属面后,Co-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和Ni-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里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也发生弯曲,金属面大多不平整,且在n=8,10的体系里有四面体立体团簇结构产生。吸附过渡金属后,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氢原子的磁矩与两个边界的磁耦合情况受到金属原子磁矩的干扰,与初始磁矩和磁耦合情况有异。所有的Co-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和Ni-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都是金属性的。过渡金属-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随着纳米带宽度的变化,金属的排列方式不同,从而也产生不同的磁性。3、我们将Co,Ni-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与Co,Ni-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体系进行了比较,发现纳米带的边界形状与对称性情况会影响吸附在纳米带表面的金属层面的拓扑结构。在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上,Co、Ni原子倾向于团聚成立体团簇,而在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上,Co、Ni原子倾向于均匀分布在纳米带平面上。同一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不同类型的石墨烯纳米带上,将产生不同的电子结构。石墨烯纳米带本身的电子结构和过渡金属与石墨烯纳米带的杂化情况都会影响3d过渡金属-石墨烯纳米带体系的导电性。同一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不同类型的石墨烯纳米带上,原子的排列情况不同,从而也导致不同的磁性。这种由于金属层拓扑形状不同而导致的磁性差异实际上也是由扶手椅型与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界形状和对称性的差异引起的。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因网络搜索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担忧。如何认识大数据时代网络搜索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症结,进而探索出科学可行的保护模式,是当前亟待解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理财环境的诸多风险
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两岸历年期刊与硕博士论文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发表情况和研究方向进行全盘了解,企图在此基础上能透析两岸健康传播研究的脉络、差异性和
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反腐力度加大,这不禁让人猜想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在梳理中国反腐败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结合两种评价腐败程度的指数,分析了中国反腐败与经济增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是新兴的一类由正价金属氢氧化物层与层间阴离子构成的具有规整结构的化合物。LDH具有氧化还原催化和碱催化的功能,因为二价金属
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初期便产生的商业类型电影,伴随创作者对这一电影类型的探索,其吸引力元素的选取与运用也得到不断尝试,产生了一批如《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武侠
我国保险经纪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规模小、业务结构单一等问题,与国际保险经纪业存在较大差距。从整个保险市场体系、保险人和投保人的角度分析,保险经纪作为一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经皮穴位刺激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
<正>20世纪初,银行家亚历山大·沃尔在其著作《信用晴雨表研究》与《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信用能力指数概念,并提出对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
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借鉴国际国内生命教育研究成果,针对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生命成长现状及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薄弱的现实,在深入"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