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由多种细菌包括好氧、缺氧、厌氧菌群所组成,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与脱氮除磷的密实微生物聚集体。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结构紧密,沉降性能良好,固液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可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有毒物质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市政废水、苯酚废水、酿酒废水、含盐废水等的处理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不同含盐量下好氧颗粒成长模式及高含盐量下丝状菌的特性。实验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四个相同的SBR反应器中进行驯化培养,在颗粒初步形成后改变进水COD负荷和含盐量,以便于评价不同进水COD负荷和含盐量条件下培养出的颗粒特性。实验对不同进水COD负荷和含盐量形成的颗粒的形态、粒径分布、沉速、颗粒密度、SVI、EPS和颗粒孔隙率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低浓度进水负荷条件下(400mg/l)R1(含盐量为2.5%)和R3(含盐量为5%)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形成颗粒粒径集中在0.2-0.5mm,而且R1形成颗粒的粒径总体比R2形成颗粒的粒径大,颗粒的孔隙率等参数R1要优于R3;高浓度进水负荷条件下(2000mg/l)R2(含盐量为2.5%)和R4(含盐量为5%)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形成颗粒粒径集中在0.7-2.0mm,R4形成颗粒的粒径总体比R2形成颗粒的粒径大,并且颗粒的孔隙率等参数R4要优于R2,这与前一组反应器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2)高浓度进水负荷条件下,形成了与细菌颗粒共存的丝状菌颗粒,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R2中的菌丝变得更长更密,孔隙率没有明显变化,而R4中的丝状菌表面光滑,形态上类似于好氧颗粒污泥,并且孔隙率明显降低。这表明,丝状菌更适合高含盐量的环境,较高的含盐量可改变丝状菌的发散成长模式为密实结构的成长模式。(3)丝状菌过度生长导致氨氮、TOC去除率的下降,出水SS增大,表明丝状菌较菌胶团菌处理效果差,采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含盐有机废水要注意控制丝状菌的过度生长。(4)曝气量和进水负荷高低对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丝状菌颗粒的结构、性状有较大影响。(5)高含盐量、高负荷、低溶解氧的条件下颗粒污泥也容易发生解体,临界含盐量并不是导致污泥解体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