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花园路径句的实验型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在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花园路径句进行研究,通过心理语言学实验的方法,探讨这种特殊句法结构的加工模式和影响因素,旨在发现词汇因素(短语长度和短语频率)以及被试年龄因素在句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花园路径句一直为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所关注,研究这一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不仅有助于了解语言处理机制,同时在人类认知、人工智能、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能够揭示语言的实时处理机制。本篇论文以一种汉语花园路径句为研究对象,利用DMDX编程设计实验,邀请3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参与其中,旨在了解该句法结构的处理机制,并探寻影响其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因素。分析实验数据表明:1)在汉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过程中,歧义消解现象与曲解残余现象并存;2)以汉语为母语的被试均能实现歧义消解,但曲解残余的程度有极大的个体差异;3)短语长度和短语频率对反应时间影响颇大,遵循一定规律,但对理解正确率的影响呈现差异化;4)<40-49>年龄层的理解力最强。以上实验结论为Christianson等学者提出的―浅层机制‖提供了来自汉语的例证,并且为复杂句法结构的学习提出了理据。将来的研究可以其他类型的花园路径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揭示语言处理机制。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研究英国传教士窦乐安(John Litt Darroch)编写的《汉语语法自学》(ChineseGrammar self taught)。全文从词类、句法、汉字、词汇四个方面对《汉语语法自学》进行描写和
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将其转化为学习者自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当代中文<练习册>》(1.2)为
修学旅游起源于日本,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中国的修学旅游正在蓬勃的发展当中。目前利用修学旅游来实现汉语教学的目的的研究和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旅游功能多于教学功能
民间信仰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平果县凤梧乡壮族师公信仰产生于拥有巫、道等丰富多样信仰的古百越基地。它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联盟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随着供应链联盟的兴起,联合采购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中型企业的重视。企
句子成分残缺属于句法偏误的类型之一。它是越南留学生写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句子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影响读者对句意的理解,甚至影响读者对段落、篇章的准确理解
“你/他+亲属称谓”是语言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构成部分,它是说话人进行指称时,不从自己与被称呼人的关系进行称呼,并且取代常规用法“我”“你”“他”进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
本文从对外汉语听力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初级汉语听力课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探索听说法、听力微技能教学法、沟通教学法、自然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通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垃圾收集方式,但与传统垃圾收运方式相比,该系统运行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以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为分析对象,参考天津生态城
人大会议召开的时间,包括作报告和发言讨论的时间,依照议事规则的规定,予以严格控制,已形成稳定的工作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