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有效地测度区域生态安全水平,现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概念模型,结合归纳综合法、频数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区域生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改进CRITIC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解决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采用云模型测度安徽省生态安全在各等级的隶属度,解决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2005-2017年安徽省生态安全等级。基于评价结果,运用Orign9.0绘制安徽省生态安全及压力、状态、响应变动趋势图,分析其时序演变特征;借助ArcGIS10.2绘制安徽省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图,并利用Geodal.0.6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生成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地图,揭示安徽省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各指标的作用强度来看,“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分布密度”和“全社会用电强度”对区域生态安全压力的影响较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对区域生态安全状态的影响较大,“人均造林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R&D经费占GDP比重”对区域生态安全响应的影响较大。(2)从安徽省生态安全时序演变来看,安徽省生态安全等级呈波动趋好的态势,从风险变成良好水平,整体状况有所改善。(3)从安徽省生态安全空间演变来看,安徽省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除宿州、六安生态安全状况略有下降,其他地区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皖中、皖南地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显优于皖北地区,且皖南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变动较大。最后针对安徽省生态安全现状,从调整产业结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安徽省生态安全管理建议。图23 表15 参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