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出镰孢引起的玉米鞘腐病是我国近年来玉米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不仅影响玉米产量,病菌产生的伏马毒素还直接威胁人畜的健康。基于目前尚未有效防治该病的措施,本文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从玉米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微生物来探讨该病的防治方法,经筛选共得到7株对层出镰孢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主要结果如下:1.从玉米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7株拮抗菌株YM-6、YM-7、YM-8、YM-10、YM-13、YM-14和YM-1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YM-6和YM-7菌株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M-8、YM-10和YM-1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YM-14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YM-15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即均为芽孢杆菌。2.为了验证生产中拮抗菌对玉米鞘腐病和穗腐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人工接种病原菌和拮抗菌,在玉米乳熟期调查病害发生程度,并测产。结果表明,不同生防菌剂对鞘腐病和穗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病害损失,其中以菌株YM-8和YM-15组合为最好,田间防效达到84.21%。3.选择拮抗效果较好的两株菌株YM-8和YM-15进行发酵条件优化,YM-8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3.0%、胰蛋白胨3.0%、KH2PO4 0.01%、Ca Cl2 0.01%、培养基初始p H为9.0、装液量30 m L/250 m L、接种量2%,37℃、120 rpm摇床振荡培养。YM-15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乳糖1.0%、酵母粉1.0%、Mg SO4 0.005%、培养基初始p H为7.0、装液量50 m L/250 m L、接种量2%、37℃、180 rpm摇床振荡培养。经发酵条件优化后,两种菌株抗菌活性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81.17%和1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