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80后”的领军人物——韩寒为研究对象。韩寒自1999年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夜成名至今已有十年,十年内出版了长篇小说六部,杂文及散文集六部,然而在目前的文学评论之中,主流文学界对“80后”文学的评论经历了从失语到对“80后”整体加以关注的态度,却忽视了“80后”写手们的个体差异,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单单用“80后”的群体特征来解读韩寒,从文学性上讲,韩寒的作品日趋成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而独特的文本,我们已经足够有理由把韩寒当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而不再是含糊其辞的“写手”。本文将“80后”的代表人物——韩寒个体为研究对象,除了对韩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之外,关注了十年间韩寒创作的文本和一路走来的变化。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背景以及主流文坛对韩寒现象和作品的评论,指明了文章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章解读了韩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从韩寒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入手,包括新概念作文大赛、新型的市场机制和网络对他一路成长的影响以及和主流文坛的交锋——韩白之争进行了文化解读。
第三章主要从韩寒作品的思想性1入手,结合具体文本,对韩寒小说中对青春主题的书写中的叛逆、孤独、幻想等重要元素以及韩寒对社会的关注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意蕴等思想特征进行解读。
第四章介绍了韩寒作品的艺术手法,其中包含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征等。
文章最后介绍了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写手群体的写作特征、局限以及“80后”群体的分野和韩寒未来的道路。并希望“80后”文学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之后融入到新世纪文学中,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学本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