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赫兹通信技术作为敲开未来6G高速通信的关键钥匙,已成为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需求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方向之一。太赫兹直接调制技术有望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以及波束的快速捷变和扫描,对于推动太赫兹通信以及成像等系统实现应用有着重要作用。而大功率容量的太赫兹源、高性能的调制器件等诸多核心器件已成为太赫兹应用领域最核心、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此外,面向实际应用的太赫兹系统,对模块的集成小型化提出了新的要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619310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8YFB18015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赫兹通信技术作为敲开未来6G高速通信的关键钥匙,已成为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需求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方向之一。太赫兹直接调制技术有望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以及波束的快速捷变和扫描,对于推动太赫兹通信以及成像等系统实现应用有着重要作用。而大功率容量的太赫兹源、高性能的调制器件等诸多核心器件已成为太赫兹应用领域最核心、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此外,面向实际应用的太赫兹系统,对模块的集成小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基于直接调制方式的太赫兹通信关键性器件展开研究,旨在推动国内太赫兹高速通信的发展以及为太赫兹关键性器件的集成小型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大功率容量的太赫兹倍频源存在二极管结温升高导致模型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文在传统Spic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温度因子并对非线性结参数方程进行了修正,从而建立了太赫兹频段下基于热效应的肖特基二极管SDD(Symbolically Defined Devices)非线性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偶数对多管芯级联的太赫兹单片集成二倍频器的研究。通过研究二极管单片物理结构与寄生参数的关系,分别自主设计了适应0.17 THz和0.34 THz一体化的偶数对多管芯二极管单片物理模型以及外围匹配电路,成功研制了0.17 THz和0.34 THz偶数对多管芯的单片集成二倍频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8管芯的0.17 THz二倍频器在承受300 m W输入功率下,最大输出功率达到82 m W;6管芯的0.34 THz二倍频器在输入功率约120 m W下,最大输出功率为20 m W,最高倍频效率为17.4%。相较于传统的Spice仿真模型,SDD模型整体平均吻合度分别提升了61%和50%,验证了SDD非线性模型的可靠性。该项成果有效促进了国内高功率太赫兹单片集成倍频源技术的发展。(2)基于太赫兹肖特基二极管非线性模型,在国内现有太赫兹单片集成工艺下,研究了基于腔体集成化与片上集成化的太赫兹两级倍频电路,研制了0.34 THz腔体集成化的2×2太赫兹倍频器,实现了国产太赫兹前端倍频源的集成小型化。为了紧凑地将两级倍频芯片集成在腔体内部并且实现级间阻抗匹配,提出采用了分布式等效电路的匹配方法,将整体倍频电路分解为若干个子单元电路模型,通过全功率有源仿真优化了级间匹配波导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约300 m W下,0.334THz~0.343 THz频段内整体输出功率在8 m W以上;在0.32 THz频点输出功率最大为14.1 m W,倍频效率达到5%,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开展了0.34 THz片上化单片集成的两级倍频器方案研究,通过优化两级倍频二极管管芯数目实现了单片集成芯片一体化馈电,同时采用宽微带枝节结构对第二级倍频芯片进行匹配优化实现了级间谐波隔离,仿真结果验证了片上集成化2×2倍频器方案设计的可行性。(3)从空间阵列型人工微结构对太赫兹波幅度或相位的调控入手,通过仿真研究与实验测试,验证了太赫兹相位可重构的平面透镜结构实现焦距可调。在此基础上,创新将肖特基二极管电子输运、人工微结构电磁谐振特性以及片上太赫兹波传输模式三者相互结合,提出将鳍线与嵌套肖特基二极管的微结构单元结合的片上太赫兹高速调制超构芯片结构,研究了基于0.34 THz片上谐振微结构单元复合肖特基二极管对太赫兹波幅度的调制机理,提出物理场谐振模式结合电路匹配的设计思想,研制出低插入损耗、高开关比的太赫兹幅度高速调制芯片。动态测试下,调制速率在27 GHz以内,平坦度整体相对较好,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5 Gbps;基于该调制超构芯片的太赫兹直接调制通信系统实现了4K视频传输,验证了所研制的超构芯片具有良好的性能。(4)在太赫兹直接调制关键性电路突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太赫兹(2×2)两级倍频结合调制的固态集成化电路方案,并研制了0.34 THz倍调一体的集成化小型模块。该模块将倍频功能与调制功能芯片在腔体内部集成,通过仿真研究,优化整体结构,解决了级间芯片阻抗匹配的问题。实验测试证明倍调一体模块在0.330~0.343 THz频带内实现了输出功率的动态调控,开关比达到了20 d B,与仿真结果在趋势上基本一致;对单音正弦波信号,测试到调制速率为25GHz;加载数字基带信号时,在0.34 THz载频下实现了20 Gbps高速数据传输。实验验证了倍调一体模块具备了输出功率可调及高速数据传输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通信网络持续扩充着人类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空间,但地面网络的覆盖范围仍然是有限的。在郊区、山谷、海岛等偏远地区,地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十分昂贵,网络覆盖率低,使得这些地区随用户终端数量增加而日益增长的网络服务需求与落后的网络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为了增强偏远地区的数据服务能力,将基于卫星的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建设天地一体化融合通信网络(Spac
交通是人类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对地理空间距离的缩短起很大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故交通进步不仅对交通本身意义重大,而且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推动社会进程至关重要。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局。其中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由大车道向公路、铁路、航空转变,新式交通工具如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先后出现。从地域分布看,逐渐由东
随着互联网行业及其电商平台的持续快速发展,海量的商品选择带来了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推荐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喜好,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找到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因此成为应用计算机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面向单一物品的推荐系统通常只关注用户对物品的不同喜好,而忽略物品之间的兼容关系。在更多时候,用户不仅关心他们喜欢的物品,同时还希望得到关于搭配物品的推荐。例如,当用户喜欢某一件上衣时,
随着5G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眼睛,其小型化、集成化、高频化、低损耗、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介质天线是解决上述迫切需求的唯一途径,但超低损耗的低温共烧结微波介质材料、LTCC微带贴片天线理论及设计模型、天线温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仍待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5G中频频谱波段(3.3 GHz-3.6 GHz和4.8 GHz-5
柔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将电子器件或电路制备于可弯曲/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具有可弯曲/可延展、成本低、便携性强和质量轻等优势。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面向可穿戴无线通信系统、共形雷达等应用的柔性微波电子器件也获得了更多关注。与硅、砷化镓、碳纳米管等半导体技术相比,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 N HEMT)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等优势,近年来成为了柔性微波功率器件的研究热点。由于Ga N外延生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以稻飞虱最为严重。我国发生的稻飞虱种类主要包括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也是亚洲稻区威胁最大的迁飞性害虫。近20年来,稻飞虱在我国华南西南稻区的发生面积大、暴发频率高,造成了较严重的稻谷产量损失。有效防控稻飞虱的前提是大范围高精度的种群动态监测预报。然而由于稻飞虱种群时空动态的复杂性,人们对大尺度下稻飞虱种群动态认
阵列三维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三维空间分辨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安检及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量等军用和民用领域。然而,基于匹配滤波原理的三维成像结果通常有较高旁瓣且易受背景噪声干扰,难以满足高精度成像的要求。基于稀疏重构原理的三维成像算法虽然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但是在用于三维稀疏成像时,所需计算时
分布式雷达系统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其将空间内广泛分布的雷达节点,通过组网技术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以协同的方式对空间信息进行感知与获取。分布式雷达系统具有空间复用性、多自由度等众多优势,是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分布式雷达系统的拓扑构型及资源进行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其分布式探测的体制优势,使系统检测、定位、跟踪等多方面的性能得以显著提升。因此,拓扑构型及资源优化是分布式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国内外雷达
东北中高纬度地区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发育了大面积泥炭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湿地生态系统演化、土壤-生态系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磷元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均参与其中。在泥炭地中,有机磷逐渐累积在植物残体中,长期影响土壤磷库及磷形态分配。东北寒冷气候条件和泥炭地厌氧土壤环境使有机磷能够较为稳定的随泥炭层的形成保存在剖面中。不同演化阶段的泥炭地由于植被、土壤环境等原因导致对磷的积累、利用机制差别较大,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共性基础问题,在公共安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实际应用场景通常包含目标种类数目繁多、尺度变化大、背景噪声干扰以及模态数据差异等复杂分布特性,导致目标检测面临目标漏检、类别混淆、定位困难等关键问题。研究有效的目标检测模型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和多媒体应用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视觉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以构建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