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指标观察对比分析,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赤峰市医院采取微创经皮内固定方法与传统开放内固定方法治疗单一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椎体骨折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者为实验组(A组)28例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者为对照组(B组)35例.A组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9.11±10.42)岁,T11骨折1例,T12骨折5例,L1骨折16例,L2骨折6例;B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9.83±8.47)岁,T11骨折3例,T12骨折7例,L1骨折15例,L2骨折10例.所有病人手术前都必须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及TLICS评分.充分明确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手术指征,术前病人需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及围手术期相关检验.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清楚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病人自主选择手术方式.两组病人术后均指导适度的腰部肌肉练习.术后均记录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的各项数据指标,包括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切口总长度(mm)、术中出血量(ml)、术后离床时间(d)、住院时间(d)、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术前、术后1周、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面指数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手术方法的近期及中期疗效.  结果:1.微创组与开放组相比,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离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组内对比,术后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明显减小,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两组间相互对比,术后矢状面指数B组大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伤椎前缘高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临床效果.  2.经皮椎弓根钉附加伤椎内固定术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方面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同样的疗效.  3.经皮椎弓根钉附加伤椎内固定术对于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评价多种超声检查方法在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作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用二维声像图(2DUS
目的 寻找理想的尿道修复材料。 方法 取5只兔尿道经脱细胞处理后制成尿道细胞外基质(ECM)。将1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尿道ECM替代正常尿道,对
1865年,太平军余部从福建漳州突围而出,且战且退.一路上,清廷的湘、淮两路大军紧迫不舍.为了逃避清兵的追杀,太平军残部不少官兵认为,隐瞒自己的身份,卖身国外去做一名苦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