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小鼠模型;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 SAP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修复作用及机理;进一步了解肠道干细胞在黏膜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GF)治疗(SAP+rHGF)组。采用腹腔分次注射大剂量 L-精氨酸(2×2mg/g),两次间隔1h的方法制备 SAP模型。SAP+rHGF组制模后即腹腔注射 rHGF(150ug/Kg.d的剂量分两次给药),连续应用4次。NC组为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淀粉酶,酶耦联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 D-乳酸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肠隐窝干细胞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胰腺、肝脏及肺活体组织细菌培养,以及观察胰腺和肠黏膜屏障病理改变。  结果:1、SAP组与 NC组比较,血清淀粉酶值显著升高,(828.50±67.35)U/dl vs(345.34±48.40)U/dl,P<0.001;SAP+rHGF组与SA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476.46±52.50)U/dl vs(828.50±67.35)U/dl,P<0.001,与 NC组比较,显著升高,(476.46±52.50)U/dl vs(345.34±48.40)U/dl,P<0.001。  2、胰腺病理结果:NC组未见明显异常;SAP组胰腺组织充血、水肿,间质及腺泡小叶大量炎细胞浸润;SAP+rHGF组较SAP组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  3、小肠病理检查结果:NC组未见明显异常;SAP组小肠绒毛坏死、脱落,排列紊乱,黏膜变薄,肠壁水肿、充血,黏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SAP+rHGF组肠绒毛形态基本完整,部分坏死,排列尚整齐,肠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情况叫SAP组明显减轻。  4、血清D-乳酸水平:SAP组与NC组比较血清D-乳酸明显升高,(11.17±1.90) ug/ml vs(4.87±0.73)ug/ml,P<0.001;SAP+rHGF组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7.30±0.88)ug/ml vs(11.17±1.90)ug/ml,P<0.001。  5、器官细菌移位率:胰腺、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肺脏细菌培养器官移位率(培养阳性脏器数/培养脏器总数),SAP组与NC组比较明显升高,50%vs14%,P<0.001;SAP+rHGF组与SAP组比较器官细菌移位率下降,29%vs50%, P<0.001。  6、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SAP组较NC组PI明显下降,(2.84±1.68) vs(4.95±2.24),P<0.05;SAP+rHGF组较SAP组PI明显升高,(8.82±2.03) vs(2.84±1.68),P<0.001;SAP+rHGF组与 NC组比较 PI明显升高,(8.82±2.03) vs(4.95±2.24),P<0.001。  7、小肠隐窝干细胞数变化:SAP组与NC组比较小肠隐窝干细胞数明显下降,(1.26±0.87) vs(2.16±0.90),P<0.05; SAP+rHGF组与 SAP组比较明显升高,(2.50±0.96) vs(1.26±0.87),P<0.001;SAP+rHGF组与 NC组比较无明显变化,(2.50±0.96) vs(2.16±0.90),P=0.344。  结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rHGF后SAP小鼠肠道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率明显下降,提示rHGF对降低SAP细菌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有一定作用;rHGF通过促进短暂增殖细胞分化成终末分化细胞以取代坏死脱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rHGF可促进小肠干细胞增殖再生隐窝重建严重受损的肠黏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