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某基层三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分析降糖药物的使用种类及治疗方案,考察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对降糖药物的使用全程进行药学干预,评价综合的药学干预的效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医疗和药学查房、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利用某三级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HIS),选取并收集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药物治疗信息,进行数据统计,评估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血糖达标的因素。2、设计一个随机、对照实验,选取某三级医院于2016年4月-9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152例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干预组75例,对照组77例,干预组除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外,还对患者的用药全程进行药学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医学治疗。通过统计分析药学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及达标率、自我行为管理、用药偏差、药物不良反应、满意度等指标,评估药学干预的效果。结果:1、纳入调查的7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分别为21.38%、17.11%和12.58%。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是空腹血糖的保护因素,胰岛素和双胍类药物是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保护因素。基层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物种类为胰岛素(85.28%)、双胍类(27.30%)和磺脲类(15.97%)。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多联用药,胰岛素的使用比例都最高。总体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5.97%,发生频率最高的是低血糖(22.2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药物联用个数的增加而升高。患者的总体自我行为管理依从性为40.63%,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达标率较高(19.20%),依从性差的患者HbA1c达标率低(8.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都显著下降(P<0.05),达标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一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三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都显著下降(P<0.05),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一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用药偏差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但降糖药物种类分布和药物治疗方案基本合理,胰岛素的使用比例最高。面向医生、护士和患者的综合药学干预模式能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规范护理人员的用药行为,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确保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血糖达标率,得到医患群体的广泛好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药师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