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他人之感知的研究中,移情始终是作为一个中心的线索而出现。拙文的主要论题在于,从现象学传统的一种独特视角出发来探讨基础性的基本移情和更加复杂化的再激发性移情之结合的可能性,最终试图提供一种感知他人自我及其经验的独特进路。第一章主要从追溯类比推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受到的批评开始,切入到中心论题“移情”,详细追溯移情概念之来源和移情机制如何作为理解他人的一个重要认识论工具。第二章将进入到现象学传统里对于移情之讨论的一个主要背景。在现象学传统里,主要有两种讨论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的视角:第一种试图证明自我与他人的相遇是一个人类共同体和共同世界之可能的前提条件;另外一种则一开始就预设了一种先天的共同体,通过这种先天的共同体去解释自我与他人之相遇的可能性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在第二种视角下移情可以完全被取消,而拙文将恰恰选取这一视角来论述移情机制存在的绝对必要性。第三章通过对现象学传统下移情理论的深入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是,这样一种移情仍然是处于基本移情的阶段。基本移情是一种不经过理论中介的感知能力,凭借这种能力我们可以立刻根据他人的面部表达直接理解他人情感,并且使我们能够把他人的身体性活动理解为目标指向性的行为。但是,对于他人自我的真正理解不仅包括了对其行为本身的理解,而且包括了对此行为的意义或动机的理解。因此,只有通过引入再激发性的移情才能使我们感知另一个理性主体更为复杂的社会行为。由此进入到第四章的重点:对再激发性移情的探讨。再激发性的移情意指凭借人类认知的、有意的能力,通过理解对方行为高度结构化的意义背景,在我们自己心灵里去再激发他人的经验活动,以此方式去感知他人自我及其经验。由基本移情和再激发性移情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理解他人之移情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可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