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个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革新、网络服务的稳定与发展、全球化物流的加速融合,电子商务活动在当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电子商务的便利,当然会给普通消费者以有益的选择,但在令人瞩目的销售数据背后,新形态的消费纠纷和法律保护缺失同样令人无法忽视。新矛盾之一就是电子商务合同中格式条款的大肆运用与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冲突。本文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期望对电子商务合同格式条款的立法和纠纷解决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其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在当今中国的电子商务合同订立模式中,格式条款的大量使用确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其价值与功能是应当受到肯定的。但格式条款毕竟是由当事人预先拟定的,针对不特定相对人交易时使用;并且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下,双方的沟通和协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因此,卖家往往会利用格式条款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导致不合理分配合同风险等问题出现,造成诸多现实纠纷,也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电子商务合同格式条款的特点,一些在其他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立法已经制定的、相对成熟的法律规定和纠纷解决机制,值得我们加以分析。在我国,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物常常有试运气的意味。运气好的就买到合适的产品,运气不好的,东西不适合或者不满意,只能自己转卖或者送人;在不良商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时,消费者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签订了充斥着格式条款的电子商务合同之后,出现消费纠纷时,解决渠道的不畅又横亘于当事人面前。而这只是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格式条款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的表现之一。立法规定上的漏洞和纠纷解决机制的不顺畅,共同打击着电子商务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在成文法领域中,应当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确定更加稳定的电子商务法律关系,从而使电子商务活动具有更强的可预测性,使交易相对人对该后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予充分的信赖。明确“异常条款”不得订入、设置电子商务交易后的“冷静期”、规范格式条款中的内嵌条款、规范格式条款文本形式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种立法并不单纯是为了保护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希望能规范整个交易市场,促进交易各个环节的顺畅进行,进而最大限度的保护电子商务参与人的权益。立法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走完的,在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完备之前,我们也大可不必只望洋兴叹,合理利用民事法律原则也不失为解决矛盾的好选择。此外,完善电子商务内部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在线争议解决方式,推行网络法庭,也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而需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组织以及法学理论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