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采用低密度基因芯片对人不同肿瘤细胞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进行表达谱分析。方法 通过斑点杂交确立以膜为基础的分子杂交技术,以此为基础,建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芯片,采用NBT和BCIP显色法与本室已有化学发光法结果比较其灵敏度差异及可行性,再通过TOPO-TA克隆、PCR、RT-PCR、分子标记和相应显影系统等技术对人不同肿瘤细胞中的硫酸基(磺基)转移酶、半乳糖基转移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三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进行表达谱分析。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以膜为基础的斑点杂交技术,并检测了不同肿瘤细胞株的pp-GalNAcT2的差异表达,再建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芯片,发现NBT和BCIP显色法与化学发光法相比,其灵敏度不足以检出所有基因的表达差异,需采用灵敏度更高的显影或检测系统;但也进一步证实了pp-GalNAcT2和T4在不同肿瘤细胞株中均有相对高水平的表达,其表达与否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采用TOPO-TA克隆建立了糖基转移酶三个基因家族:硫酸基(磺基)转移酶、半乳糖基转移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的cDNA文库,并以此制成低密度表达谱基因芯片。通过此芯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到不同人肿瘤细胞中相应的表达谱,结果表明:(一) 在不同肿瘤细胞中,除了SHG44和PC12等神经细胞未检出硫酸基(磺基)转移酶IGlcNAc6ST表达外,IGlcNAc6ST在其余几种肺癌、胃癌和白血病肿瘤细胞株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其表达与否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 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硫酸基(磺基)转移酶、半乳糖基转移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三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各个成员的表达水平不一。(三) 在同一肿瘤细胞中,硫酸基(磺基)转移酶、半乳糖基转移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三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内各个成员的表达也有差异。结论 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表达谱有差异,其表达差异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硫酸基(磺基)转移酶IGlcNAc6ST高水平表达更值得关注,但它们之间具体的联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