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日两国扫帚风俗的比较研究
【摘 要】
:
扫帚,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由于其关涉各类风俗、礼仪,对研究普罗大众的底层文化、了解人们的认识方法及思维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有关扫帚的记录可以追溯至甲骨文。青铜器、陶制品以及石刻画像等古代文物中也常见扫帚的身影。在日本,除《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书对扫帚有所记录外,祭祀的各类活动以及古代正月的习俗中也常见扫帚这一元素。时至今日,无论中国
【出 处】
:
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中央文献,收录了习近平主席近三年来的92篇重要著作,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国情和治国理念的重要途径。在翻译研究领域,副文本是正文本译文的延伸与补充。注释在副文本翻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对正文本最基本的阐释,关于注释的研究往往能为整体翻译研究增添新的视角。本文从副文本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中文与英译本的注释进行研究,将注释分为六大类
学位
近年来,环境恶化与资源紧缺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人文学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却往往被忽略。先进的环保政策和科学技术诚然是重要的,但能够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意识也必不可少。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创作的《疯癫亚当》小说三部曲(包括《羚羊与秧鸡》、《洪水之年》及《疯癫亚当》)中,通过改写多种圣经原型,实现了基督教思想与环保意识的结合。本研究旨在运用加拿大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