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共成型燃烧传热传质与污染物释放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y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的燃烧被认为是零碳排放,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而大规模的使用煤炭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成为我国节能减碳的必经之路。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我国现有的燃煤方式正在积极寻找有效的碳减排路径。煤-生物质混合型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洁净煤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基于低阶粉煤和废弃的生物质作为固体燃料,多角度地对低阶煤和生物质的共燃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通过热红气质(TG-FTIR-GC-MS)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了煤与生物质的燃烧特性、燃烧机理,为进一步探究成型燃料的原料配比提供依据。其次,在民用炉中进行了生物质型煤燃料的燃烧污染物排放测试与分析,并运用炭化燃料成型的方式达到减排的目的。最后,应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传热传质角度分析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性能及污染物释放情况,同时也研究了炉型结构对燃烧减排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原煤和原生物质共热解、共燃烧以及炭化物料共燃烧过程中的燃烧性能及动力学分析。在低阶煤和生物质共燃烧的过程中,生物质的热解温度较低,在低温段生成较多的小分子低燃点气体,如CH4、CO和C2H4促进了低阶煤的燃烧,有利于混合物的共同燃烧。生物质添加的越多,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越大,燃烧性能越好。在低阶煤炭化料和稻草炭化料共燃烧过程中,稻草炭化料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混合物料的着火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而为民用炉中选择炭化料的最佳配比提供一定的参考。随着稻草炭化料比例的增加,协同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所以掺混比例不宜太多。对于炭化混合料的燃烧,稻草炭化料的添加比例为20%时,燃烧的总活化能较低和协同效应较强。稻草炭化料燃烧的最有效模型为一级化学反应模型O1,烟煤炭化料燃烧的最有效模型为三维扩散D4。混合物料燃烧的最有效机制是扩散控制反应(D3和D4)。2、以低阶煤和稻草为原料,制备了洁净生物质型煤,并对搜集到的颗粒物PM2.5的排放因子、形态和成分做了详细的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炉型(正烧炉和半气化炉)、不同点火方式(上点火和下点火)以及生物质掺混对生物质型煤燃烧排放PM2.5的影响规律。对挥发分、灰分和颗粒物PM2.5排放因子的相关性建立了二次函数模型关系式。而且还发现,样品中的灰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导致烟气中产生更多的多环芳烃。生物质型煤燃烧颗粒物排放最少的条件为:半气化炉、上点火燃烧模式、稻草的掺混比为20%。在此条件下,16种多环芳烃PAHs、Ba P以及水溶性阴阳离子的排放因子均为最低,减排效果最好。通过扫描电镜发现,搜集到的PM2.5颗粒物形态结构多样化。能谱分析表明:PM2.5颗粒物中主要包含的元素有:C、O、Na、Zn、K、Al、Ti、Ca、Cl、Te、Hg。3、探讨了民用燃料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减排方法。在生物质型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炭化脱除挥发分的方式得到低阶煤炭化料和稻草炭化料,进而制备出更加洁净的固体燃料。同时,型块的稳定燃烧可使本身挥发分含量较低的炭化物料充分燃尽,产生的颗粒物PM2.5排放值远低于原来的生物质型煤。对于半气化炉下点火方式中,当稻草炭化料的掺混比为20%时,炭化型块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减排效果最好,PM2.5的排放因子为3.7 mg/g。其它颗粒物TSP、PM1的排放因子也是最低的,而且可达到较高的燃烧热效率9.6%。并且,烟气中的碳质组分有机碳、元素碳、16种多环芳烃、苯并芘的质量基排放因子也相应减少。PM2.5颗粒中的重金属(Pb、Mn、Cr、Ni、As、Se、Cd、Ba、Co、Ag、Hg)、气体污染物SO2、NOX的能量基排放因子也会降低。通过扫描电镜的结果,观察到炭化物料型煤燃烧搜集在石英膜单位面积上的颗粒物数量远低于原生物质型煤燃烧形成的颗粒物数量。通过管式炉炭化实验发现,在生物质和低阶煤的炭化过程中烟气里会产生部分颗粒物,并且炭化稻草产生的总颗粒物排放因子要大于炭化低阶煤的排放因子。烟气中也会产生一些多环芳香烃,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炭化工艺中需要加强烟气的处理。4、探究了民用炉中单块型煤到多块型煤燃烧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多块型煤燃烧的传热传质模型。首先,以单块型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商用CFD模拟软件,对型块内部的传热现象进行了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型块内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分布,建立了二维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并对比了不同条件下其内部的传热特性。在单个型块的传热模型中,以颗粒层温度梯度为依据,将颗粒内部由外向内分为加热区和未加热区,加热区中又分为燃烧区,热解区,非热解区。当生物质型煤外界空气速度较大时,虽然供氧量有所增加,使一部分燃料更加充分燃烧,但是低温空气也会使型块部分位置温度降低,传热效果变差。型块外部温度的变化对其内部的传热速率影响较大,主要受到颗粒外部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影响。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型块内部传热速率增大,内部的碳物质以及挥发物都可得到充分的燃烧,达到减排的目的。由煤、生物质、煤和生物质三种不同材质的型块传热模型来看,生物质型块内部传热速率最快,这样就容易造成热解区热解速度较快,导致挥发分逸出速率加快,可能造成部分可燃物质未及时燃烧就排出燃烧室外,引起大气污染。其次,根据民用炉中单个生物质型块的模拟,深入研究了多个生物质型块燃烧的数值模型。进而对比了生物质型煤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通风量、有无燃尽风、燃烧室结构优化)炉膛内部的流场、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如果以CO为污染物排放指标,外界空气雷诺数为过渡流,炉膛上部有燃尽风和炉型结构为喇叭形时,其排放更少。以后处理计算的NOX为污染物排放指标,炉膛结构为腰鼓形时,其排放更少。该论文有图67幅,表20个,参考文献123篇。
其他文献
针对硬岩巷道掘进工作面岩石破碎效率低以及机械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利用超前割缝具有破坏岩体完整性、创建自由面、辅助刀具楔入岩体等特点,将超前割缝融入机械滚刀挤压破岩中,提出超前割缝辅助碟形滚刀挤压破岩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碟形滚刀挤压破岩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在岩石破碎特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盘形滚刀挤压破岩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并根据摩尔-库伦岩石强度理论和岩石压碎区应力
学位
构造煤发育的区域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地带,原因是构造煤特殊的煤体物性和包括甲烷解吸滞后在内的甲烷吸附解吸特性。因此,研究构造煤的甲烷解吸滞后行为及其微观机理,对认识构造煤吸附解吸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煤岩学、构造地质学和瓦斯地质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贵州西部月亮田煤矿构造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标本和镜下观察,研究构造煤变形特征;基于多种流体注入技术,
学位
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简称USC)工程是国家绿色矿山战略的重要组成。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气化通道及燃空区围岩面临着显著地高温作用,同时,高地应力作用下围岩变形能积聚极易诱发煤岩突出、岩爆等冲击动力灾害,导致气化中断,甚至发生煤气泄露等矿区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保证煤炭地下气化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明确高温环境中围岩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失稳机制
学位
智能化开采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生产的必由之路。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如何提升智能化开采装备对不同工况的适应性,是智能开采中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关键机电装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能力和效率,而其支护位姿的自主控制是实现液压支架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当前,液压支架无法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和顶板性状的变化,自主调节支护位姿,需要人工进行频繁干预,不
学位
黄陇侏罗系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具有大采高、大采深的特点,主要受到顶板离层水害威胁,其顶板侏罗系软弱泥质隔水层与白垩系巨厚层坚硬含水层交界处容易形成离层积水,该区域离层水害瞬时量大,且在突水过程中伴随强烈的泥砂俱下,导致工作面被水淹没、被泥砂掩埋,威胁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对离层突水事故进行研究,建立离层突水预报预警体系。本文以招贤煤矿一采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侏罗系覆岩工程地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一
学位
随着优质矿产资源的持续消耗,低品质矿石成为今后矿产资源利用的主要对象,这类矿石中有价矿物通常嵌布粒度极细,其高效利用首先面临微细粒分离问题。浮选是应用广泛的细粒矿物分选方法,目的矿物首先在浮选药剂作用下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后在气-液-固三相流动过程中,目的矿物颗粒与气泡碰撞并发生黏附,跟随气泡上浮实现与杂质矿物的分离。通常,矿物颗粒越细,浮选效率越低,主要原因是其质量小、动量低,与气泡的碰撞概率低。
学位
矩形波纹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组合构件,该柱的钢管由两块平钢板与两块较薄的波纹钢板焊接而成,平钢板可以提供一部分竖向承载力,而波纹钢板可以增强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延缓板件的局部屈曲,提高局部稳定性,从而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三种方法,研究了新型矩形波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与偏压力学性能,主要内容包括:(1)对8根新型矩形波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试验,试验
学位
地铁拥有运力大、污染小、方便快捷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公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地铁使市民便捷出行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类灾害的发生,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相较于单条线路地铁站,地铁换乘站因其结构特殊性,火灾发生后更难处理,危害更大。应对火灾时,当前地铁换乘站的通风排烟措施和单条线路车站的类似,并没有针对性的灾变通风排烟措施。且前人对于地铁换乘站受限空间中的烟流控制研究还不够全面,受限空间地铁换乘
学位
煤的反应性与结构密切相关,深入认知煤的结构对了解煤的热反应性和发展煤炭高效利用技术十分重要。鉴于煤结构的高度复杂性,有学者提出认知煤结构可采用“模糊/精细论”的思想方法,利用“自然类聚”的全组分分类法对煤进行“种属”划分和精细解析,并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的适于全煤阶的“煤嵌布结构模型理论”。本文以煤嵌布结构模型新理论为基础,采用分子动力学和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煤中密中质组(DMC)、疏中质组(LM
学位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在CCUS技术中,化学链燃烧技术由于具有二氧化碳内分离特性而被广泛关注。性能优异的载氧体是该技术中的重要一环,而反应活性是衡量载氧体性能的重要标准,其对燃烧效率及系统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目前提高载氧体反应活性主要采用改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