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之人权保障—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为视角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是根据“人”这一本质所该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的权利。它是一种应然权利、普遍权利和具体权利,否认一个人的人权,就是剥夺其做人的权利。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暴力拆迁事件损害的是人民的权益、拷问的是政府的良心、践踏的是法律的尊严,并对国家在城市房屋拆迁领域的人权保障建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在“千呼万唤”声中出台了,新《条例》不负众望地成为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人权保障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新《条例》实施后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人权保障建设依然困难重重。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为指导,既充分肯定了新《条例》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人权保障建设的积极意义,也看到了新《条例》实施下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人权保障实践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以为,经济利益的刺激、法律制度的缺陷、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公民人权意识的淡薄是导致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人权保障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国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人权保障制度: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推动房产税的改革;三是铲除“官本位”思想的生存土壤;四是加大惩治违法力度;五是要培养公民人权意识。
其他文献
学位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却越发降低。作为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原以为在大学可以获得一个比较自由、宽
2007年8月自美国发端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金融危机下,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广大金融消费者,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纠纷不
本土化作为当代台湾的主要趋势之一,在选举政治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于台湾社会还是国民党等政治力量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作为台湾政治的主要力量之一,从蒋经国开始本土化
民主化是政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个议题。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等学科诸多学者从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情境等诸多角度对民主化问题进行探讨。相对而言,文化角度的研究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