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课堂互动便成为学者们二语习得(SLA)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然而,对于互动的本质以及它与SLA的关系,各理论诠释的角度却不尽相同。传统的心理语言学关注的仅是学习者个人对外部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一些社会学家虽将社会因素融入到互动研究中,也仅是视其为语言使用的场所。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国内英语课堂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究认知发展的问题。俄罗斯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是社会文化取向的先驱,他强调人类的认知发展—即学习过程—根源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因此认知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象而不是个体的现象。由于课堂即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单元,社会文化理论无疑为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框架。本研究主要借鉴社会文化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中介(mediation)、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支架功能(functions ofscaffolding)。话语互动的目的在于发挥语言的中介和支架功能,从而创造出协商式的环境,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出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潜在的能力。
本研究尝试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话语互动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是通过使用哪些话语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并发展学生会话能力的?
2.特定的课堂语境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语言输出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
3.课堂是如何体现其社会文化性并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的?
作者选取了东南大学两个相同水平的研究生英语口语班进行对照实验,两班各有48人,其中实验组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则沿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通过对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分别进行观察,记录具有典型代表的课堂话语(如教师提问和反馈),作者对两个班级的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寻找它们与语言学习间的关系。此外,作者还采用了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支持课堂观察的结果,并使用社科统计软件SPSS中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通过以上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获得以下发现:
1.当学习者与教师进行协商时,教师可以采取如提问、纠错、重复和意译等话语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意义协商、形式协商和课堂行为准则协商中。这种协商能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起到搭建支架的作用,进而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2.课堂观察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教师在运用交际策略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数量,也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数量。
3.智力的发展与我们发生互动的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协商性强的环境不仅为学生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相反,互动性一般的课堂严重剥夺了学生的协商机会,从而削弱了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本文共包括五章内容:
第一章: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课堂互动便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话语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并探讨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即中介作用、最近发展区和支架功能,为实证研究部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语言课堂的文化性。本章旨在探讨二语学习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作者重点阐述了协商对于创造语言环境的意义,对比了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点,并揭示了课堂话语的研究价值。
第四章:实证研究。本章为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重点放在课堂话语的两个方面:提问和反馈。本研究用于讨论的数据来源于课堂观察、访问和问卷调查。作者根据Wool,Brunet和Ross(1976)对支架功能的分类研究详细解析了几段节选的课堂话语,分析了不同教师对话语策略的运用。同时对调查和访问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加强结论的可靠性。
第五章:结论。作者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希望本研究能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理解课堂话语本身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