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西地区特低渗透油藏流体识别技术综合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庆西部外围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后备储量动用难度越来越大,以葡西油田为代表的特低渗透复杂油气藏已成为目前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该类油藏虽然储量资源较丰富,但储层薄、物性差、发育不稳定,储层特征难以掌握,钻井风险大;同时储层含泥、含钙、厚度小、流体类型多样、油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均掩盖了油水的电性响应特征,油水层解释符合率低。针对以上制约油田开发的瓶颈问题,本论文以葡西油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特低渗透油气藏储层特征与流体识别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开展了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的沉积特征研究,将葡萄花油层分成上、中、下三个四级层序8个体系域。另外由于多级次河流改道和河道决口,葡萄花油层保留了许多自旋回作用形成的更次级旋回地质记录,因此将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进一步细分为葡Ⅰ1-11个小层,其中葡Ⅰ1-3为上砂岩组,葡Ⅰ4-6为中砂岩组,葡Ⅰ7-11为下砂岩组。2.在上述层序地层学系统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定了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薄层砂、河口坝、席状砂为主要微相类型;储层砂体分布零星,平面上砂体呈短条带状、串珠状,透镜体状零星分布,纵向上砂体连通性差,砂泥比低,属于典型的“泥包砂”沉积模式。3.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动态分析等常规方法研究裂缝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无源微地震法对裂缝发育规模与程度进行了有效预测。从监测结果看该油藏中存在一定构造裂缝,且以高角缝为主,裂缝走向以北东东向为主,该方向反映了应力场的作用和影响,接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其次为北西西向裂缝,反映原生裂隙带的存在。这些裂缝的存在对油层流体识别、注水方案的编制以及油田的后期开发调整存在着较大的影响。4.在总结含不同种类流体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应的测井响应机理,认为葡萄花油气藏中的低电阻率油层主要由薄层、薄互层、高束缚水饱和度、高泥质含量引起;高电阻率水层的形成是由于水层中含钙或含残余油,导致电阻率升高。5.针对常规流体识别方法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特低渗透复杂储层的流体识别技术研究。建立了分类图版法,即首先建立粉砂岩、细粉砂岩、含钙致密砂岩、泥质粉砂岩的岩性识别图版,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储层再建立相应的流体识别图版,此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复杂储层流体识别能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解决了制约葡西油田开发的“瓶颈”问题,为葡西油田的大面积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大庆油田长垣以西地区的他拉哈、新肇等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的动用、开发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初三老师,作为一个与学生共同奋斗的班主任,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利用闲暇的工作时间记下了许多工作心得。希望这些个人的体会除了能带给我工作的动力,也能
大兴砾岩位于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西部大兴断层下降盘,其与大套成熟烃源岩相接触或为后者所包围,有着巨大的资源潜力。综合地震、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对大兴砾岩的古地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十八世纪工业振兴,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兴办了第一批职业技术学校,脱离车间、作坊传统培训方式,出现了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场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