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初诗学重性理、重事功,推崇汉魏雅正而黜六朝浮华诗风。弘嘉年间,七子派复古运动则从文学本位的角度引导诗歌进程,形成“古体宗汉魏”但不废六朝传统的理念。因而,文学复古运动的高涨为汉魏六朝文学渊薮的《文选》创造了流传空间,《文选》崇雅黜靡的编纂理念和古诗风格更成为复古派的诗学凭依。与此同时,中州文人凭借李梦阳、何景明崛起明诗坛的契机,在明中叶这场声势浩大的复古运动中一扫北宋以来的晦暗图景,形成推波助澜的中州诗学气候。在明诗学复古背景下,《文选》与中州诗学有着文学层面的良性互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明诗坛复古和“文选学”的走向。《文选》和明代弘嘉中州诗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两个时期的产物,勾稽二者的互动路线,要建立在对汉魏六朝和明代思潮演化轨迹的考索上。同时,文中地域视野下对文学关照的研究视角又决定了将中州作为特色文学土壤,结合《文选》在该地域的文学接受,以期探寻《文选》与地域交汇产生的诗学效应。全文分绪论、四章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并对文中“弘嘉”和“诗学”进行界定。第一章从地域文学考镜源流的传统入手,联系中州自然现象、人文内质和生态背景,将微观的地域作家作品和宏观的文学风气结合,绘制清前中州政治、文化层面的脉络与趋势,并从领袖和成员、政治际遇和文人心态、文学渊源和观念等方面分析弘嘉中州文人群体的形成与内涵。第二章分析明前中期《文选》刊刻情况、“文选学”在嘉靖之前的文学语境以及“文选学”与弘嘉中州诗学的时空关联,可知明“文选学”的范围由学术方面转向篇章审美解读和效习,《文选》代表的“诗者志之所之”的儒家诗教意识;文质彬彬的古典诗学标准;踵事增华、随时改变的文学发展规律等,为复古派宗汉魏不废六朝的诗学观提供理论批评模式。第三章结合“文选学”的诗学内涵具体分析李梦阳、何景明、高叔嗣和李濂的中古诗学观。总体而言,弘嘉中州文人对《文选》的接受浸淫在中州文化氛围中,以正统的儒家思想和诗学观对汉魏抒情言志的诗歌特质表示认同,又在兼容并蓄和淳朴尚真情的传统中,尝试接纳六朝诗歌。第四章主要论述对明中后期诗坛和“文选学”的影响。弘嘉中州文人以《文选》为首要取法对象复归中古诗学,是明初对汉魏六朝文学朦胧接受演进至七子派“古体宗汉魏”等具体理念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又对明嘉靖后诗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充实了明“文选学”的诗学内涵,也有助于明“文选学”研究形式和著作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