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海鹏(1755—1816),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字若云,号子瑜,生于藏书世家,藏书处有照旷阁、传望楼和借月山房。张海鹏仕途不得志,遂绝意名场,笃志坟素,丹黄不离手,开始了刻书事业。他的“藏书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刻书。读书只以为己,刻书可以泽人”的刻书思想深为后人所推崇。他一生致力于刻书,刻有《太平御览》一千卷,《学津讨原》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种一千零五十八卷,《借月山房汇钞》十六集一百三十七种二百九十卷,《墨海金壶》一百一十七种七百三十五卷,实现了他“上以寿作者之精神,下以惠后来之沾溉”的刻书愿望。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张海鹏的刻书思想、刻书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刻书思想主要从思想缘起和刻书目的两个方面重点论述,思想缘起揭示的是他刻书思想的形成过程。首先,家学渊源和世家藏书是这一思想形成的关键因素。其次,同邑汲古阁毛晋是明清之间最有影响力的私人刻书家,张海鹏深受其影响,遂“矢愿以剞劂古书为己任”,这是他刻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再次,张海鹏的个人学识和见解,他认为流传古籍而不至其淹没于历史之中,是学人的责任,这是内在因素。最后通过对张海鹏和其他藏书家刻书的不同目的进行对比,突显出他的刻书思想的开明性和先进性,因为刻书目的是刻书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张海鹏的刻书特点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对于刻书特点的研究采取的是归纳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刊刻的书籍进行整理和研究,先归纳出他这一生刻书活动的特点,再运用其刻书的史料和文献,进行论证,这样他的刻书特点有理论的支撑和事实的论证。因为把研究刻书特点的对象扩大到他整个一生的刻书活动中,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两部书中,这是本文希望能达到的创新之处。张海鹏是江南藏书家刻书这一文化现象中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个例,他把刻书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完成,这和其他进行刻书活动的藏书家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而且藏书家刻书这个文化现象本身也值得关注,因为藏书家刻书和一些私家刻书、坊肆刻书有本质的不同,应该把它放在经济、政治、文化还有社会层面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去分析。这样就能更全面的呈现出一个刻书家——张海鹏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