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690例无症状受检者肺癌LDCT筛查结果。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后,4690名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无症状体检者接受LDCT检查。根据NCCN标准(version 2.2014)将筛查人群分为高、中、低危三组,并根据性别、吸烟史及二手烟接触史分为女性和男性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组。扫描方案、诊断及随访标准参照I-ELCAP。所有实性/部分实性结节≥5mm或非实性结节≥8mm判断为阳性结节,提出随诊方案或进一步医学检查,并按计划随访观察结节大小变化。TNM分期以临床证据及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三组LDCT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7.0%(86/319),19.3%(199/1029)和11.3%(377/3342)。26名受检者中检出肺癌27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23例(24灶)非小细胞肺癌中早期肺癌19灶,早诊率76.0%。高、中、低危三组肺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肿瘤大小6.9-29.5mm(中位值16.3mm)。对于40岁或以上非吸烟有二手烟接触史女性,恶性结节检出率在阳性结节病例中的比例与高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9% vs.2.94%,P=0.002)。结论LDCT适用于对无症状健康人群进行肺癌筛查,肺癌检出率为0.6%,早期肺癌检出率高,达76.0%。应充分重视对中国40岁以上有二手烟接触史的女性非吸烟者的早期肺癌筛查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估早期肺癌筛查LDCT肺结节的检出与受检者年龄、吸烟状态与吸烟量的关系。材料及方法:2008年7月-2012年6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行早期肺癌筛查基线LDCT检查,年龄≥40岁并详细填写年龄、吸烟状态及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数的受检者,共3363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5组: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89岁共5组;根据吸烟状态及吸烟量分为4组:非吸烟者、轻度吸烟者(吸烟指数SI<20)、重度吸烟者(20≤SI<30)和极重度吸烟者(SI≥30)。LDCT结果依据I-ELCAP结节随访流程进行。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吸烟状态组的肺内结节检出情况、肺内阳性结节检出情况,并分析年龄与吸烟状态与肺结节检出的相关性。结果:2295例受检者(68.2%)基线LDCT至少检出一枚肺内非钙化结节。不同年龄组中肺内结节检出率为64.1%(40-49岁)、71.4%(50-59岁)、74.7%(60-69岁)、76.0%(70-79岁)、66.7%(80-89岁),其中50-79岁三组检出率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80-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吸烟状态组肺内结节检出率分别为67.7%(非吸烟组)、68.7%(轻度吸烟组)、65.8%(重度吸烟组)、71.4%(极重度吸烟组),极重度吸烟组肺内结节检出率最高,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肺内非钙化结节检出数量、结节大小与受检者年龄、吸烟指数呈正相关(0.110/0.111、0.115/0.048)。556例受检者至少检出1枚阳性结节。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结节检出率为11.9%、17.9%、25.1%、37.6%、25.0%。40-79岁组中,阳性结节检出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吸烟状态组阳性结节检出率为16.1%、14.3%、13.7%、22.8%,极重度吸烟组阳性结节检出率最高,较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例受检者中检出恶性结节(0.7%),恶性结节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5%、0.7%、0.9%、4.0%,其中70-79岁组较其它3个年龄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结节在不同吸烟状态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7%和0.7%,非吸烟组较吸烟组高(1.0% vs.0.5%),各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79岁组检出肺内结节大小(4.5±3.6mm)、肺内阳性结节大小(9.7±5.7mm)及恶性结节大小(18.3±6.8mm)均较其它3组为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DCT肺内结节及阳性结节检出率随受检者年龄的增长、吸烟指数增高而增长。LDCT肺内结节及阳性结节的检出数量及结节大小与年龄及吸烟指数呈正相关。肺内恶性结节检出率与受检者年龄呈正相关,与吸烟指数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