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肌腱和腱鞘的慢性损伤性炎症,症状为:烧骨茎突处局部疼痛及压痛感,亦或有往远程拇指或向近端前臂的放射痛,尤其当活动腕关节或拇指时疼痛明显加重,腕关节活动受到限制。若是牵延日久,局将会肿胀隆起,偶尔可摸到质感稍硬的结节。本病好发于从事频繁腕部及掌指劳动或活动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居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许多,且容易复发。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多采用皮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解热镇痛剂,可达到很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很容易复发,而且激素使用上相对有较多的禁忌。中医有效果好、负作小的疗法,包括针刺、温灸、小针刀、按摩、熏洗等。不管中西医学的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症状轻、病程短的患者;若病程久反复不愈,且疼痛剧烈,或是经多种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者,还是有必要采取手术疗法。目的:透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观察动气针法和常规针法治疗挠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差异,提供一个在临床上以针刺治疗挠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具有疗效好、负作用少、操作简易的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合格受试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针刺对侧阳陵泉穴与患处阿是穴,对照组单纯针刺此二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一次治疗,连续治疗3次为一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下次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藉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VAS评分比较: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缓解患者局部疼痛。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积分,治疗组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数据结果提示:患者接受动气针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检验方式及统计值在表1-10下说明)2.休息疼痛症状积分比较: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积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分别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重新统计休息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两组患者休息疼痛积分差异,治疗组积分下降更为显着(P<0.05),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休息疼痛较常规针刺具有更明显的缓解作用。3.按压疼痛症状积分比较: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按压疼痛积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分别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重新统计压痛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比较两组患者按压疼痛积分差异,治疗组积分下降更为显着(P<0.01),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局部按压疼痛较常规针刺具有更明显的缓解作用。4.肿胀症状积分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局部肿胀症状积分,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分别接受3个疗程干预治疗后,重新统计肿胀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说明两种针刺疗法均能不同程度消除局部肿胀,但统计分析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提示:尚不能说明本疗法对肿胀程度缓解更为明显。5.腕关节功能积分比较:患者接受治疗前统计腕关节功能积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患者分别接受3个疗程干预治疗后,腕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积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统计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更能有效恢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腕关节功能。6.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分别接受3个疗程不同干预措施后,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总积分均有显着下降,统计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枳分差异,治疗组积分下降更为显着(P<0.01),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更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症状积分。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按疗效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满疗程后疗效情况,治疗组临床痊愈1 2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善率90.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动气针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动气针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良好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腕关节活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因为该疗法集结了针刺和运动两种治疗功能,所以其疗效即能优于常规针刺的治疗模式,而且有选穴少、疗效好、容易操作、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以针刺法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