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巴楚县约400km2的范围内,分别发生了三组显著的强震(群)活动(本论文统称为伽师震源区)。本论文对伽师强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破裂特征,强震迁移过程及应力场状态等做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地壳的精细速度结构,揭示了震源区的介质环境;通过首次对1997-2003年研究区发生的地震进行系统的精确定位和强震的矩张量反演研究,得到了对强震的发震构造及其活动特征的新认识;通过在研究区首次使用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进一步分析了震源区的应力场状态;通过对三次强震破裂的时空过程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强震的破裂特征及其前、余震发生的位置和机制与主震破裂的关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认识。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根据双差层析成像得到的震源区小尺度三维速度结构反演结果,1997年伽师强震群震源区所处的介质环境为显著的低P波速度、低波速比区域。推测这可能与伽师震源区存在流体有关。 对1998年4-10月两个台阵记录的1024次地震进行了三维定位;对1997-2003年1155次地震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进行了双差定位。精确定位后,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14-32km,优势分布于16-26km。1997年的强震群集中在不到40km×40km的很小的范围,优势分布方向为NE向。相对于1997年强震群,1998年的两次强震往东南迁移,呈NE向条带展布;2003年2月24日6.8地震进一步往南发展,余震活动范围更广,形成了复杂的共轭分布图像。根据强震远震波形的矩张量反演及Harvard大学的结果表明,三次强震(群)活动不但在空间和强度上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而且其震源机制多样,与震源区附近的历史地震机制不同。1997年强震群中7次Ms≥6.0地震震源机制解以走滑活动为主,存在正断层类型的地震;1998年两次6级地震分别为正断层和走滑机制;而2003年6.8地震则为逆断层机制。 根据精确定位后的地震空间图像以及强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确定震源区内主要存在NNW向、NE向以及SEE向发震构造,都为高倾角断层。1997年4月6-16日期间的4次6级地震形成了NNW向构造F1,倾角为60°左右,是正断层兼右旋走滑性质的破裂机制。1997年1月21、3月1日及1998年8月2日的发震构造为NE走向的F2断层,倾角70°左右,是正断层兼左旋走滑性质的破裂机制。1998年8月27日地震的发震构造F3几乎直立,走向NE,是典型的左旋走滑断裂。NE向的F3与F2断层平行,NNW向的F1在1997年的震源区切断F2和F3。2003年2月24日Ms6.8地震的发震断层较为复杂,余震平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