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对德统一政策形成于冷战初期的东西方对抗的需要,伴随着冷战中期国际形势变化和联邦德国的迅速成长,欧洲地区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均势格局。在80年代中期东西方关系再次走向缓和,冷战的对抗因素在弱化的背景下,联邦德国在与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上展现出强烈的独立倾向。英国对德统一政策也从50年代的积极支持联邦德国通过力量寻求德国统一于西方阵营,到70年代承认欧洲边界现状,仅支持联邦德国通过自由自决寻求德国统一,再到80年代撒切尔夫人的“只要德国统一不是现实前景,英国就赞成对德国统一自由自决的承诺”,英国对德国统一的担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而英国对德国统一政策的稳定性被削弱,到了 1989年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在1989年,民主德国国内形势就急剧变化,德国统一似乎已经不再遥远了,撒切尔夫人基于个人对德国及其历史的看法,将德国统一看成潜在的帝国主义,对德国统一采取了一系列的抵制手段,撒切尔夫人的对德统一政策逐渐被西方盟友孤立;而英国外交大臣一职在1989年几经更替,最终更为务实的赫德成为新任外交大臣,赫德领导的外交部基于联邦德国战后重建、改造取得的成功,将联邦德国看成是自由主义国家,主张在德国统一上采取更为务实的建设性合作政策。由此,赫德领导下的外交部与首相撒切尔夫人及其“厨房内阁”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和对抗。赫德利用撒切尔夫人在西方阵营中遭遇的外交压力,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斗争方式。赫德在外交上积极协调与西方阵营国家对德统一立场,寻求西方盟友的支持;在英国内部斗争中运用私人研讨会机制,恢复外交部在英国对德统一政策主张的竞争性,从而掌握英国对德统一政策的主动权。最终,在研讨会上达成英国对德统一政策调整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为英国的外交工作赢得了回旋空间;但撒切尔夫人对德国统一前景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作用。文章第一部主要分析英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传统和特点。文章通过回顾英国冷战中形成的对德国统一政策找到其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英国对德统一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找出英国在柏林墙倒塌后抵制德国统一的成因。第二部分主要是从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博弈以及撒切尔夫人与内阁成员的博弈过程中寻找到英国调整对德统一政策,转而积极推动德国统一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从英国内部官员对德国现状的认知和预判入手,由于英国内部的争论尚未得出明确结果,英国在1989年早期先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外交策略,重申英国对德国统一的权利与责任,主张维护现状。在内部的博弈还未取得一致意见之时,撒切尔夫人利用个人对德国统一的看法及其私人顾问意见,通过个人决策机制逐渐形成反对德国统一的政策,积极拉拢法国组织起反对德国统一的同盟。联邦德国为了化解在统一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在11月提出了德国统一的“十条纲领”,并向法国就欧洲一体化问题表明诚意,打消法国对德国统一的顾虑。由于英国阻止德国统一政策在外交上被西方盟友孤立,在政府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外交大臣赫德利用研讨会通过集体决策机制调整了英国对德国统一政策。第三部分内容主要分析英国在“2+4”会谈过程中的斗争和策略,以及谈判对英国的德国统一政策产生的影响。在英国重新调整对德统一政策后,积极参与到“2+4”会谈的准备中。英国在保证统一后的德国北约身份和驻军问题与美国积极协调,在与欧共体的未来框架和德波边界永久性问题上与法国相互接近,在欧洲集体防务安全上利用欧安会机制将苏联纳入到欧洲,既可以发挥对德国遏制的作用,也能保证苏联的安全需要;关于德国的统一与欧洲安全问题上,赫德在外长会议就德波边界、德国军事以及四大国的权利终结等进行了斗争和妥协。第四部分内容主要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评价,首先总结英国在对德国统一政策的得失,然后分析英国对德国统一政策上前后转变的成因,最后分析英国对德国统一政策上的决策机制及其特点,并利用英国对德国统一政策的转变这一案列对英国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