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代表了地方国家的信用和形象,2009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引起了普遍担忧,旧《预算法》规定了我国地方政府没有举债自主权,庞大的财政支出压力,迫使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债务评级市场混乱等原因,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方偿债能力弱化风险、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风险、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带来的债务积累风险愈演愈烈,引发了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担忧。2015年初实行的新《预算法》中,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自主扩张速度依然很高,各级政府隐性担保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仍然严峻。如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化解,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试图在新预算法和一系列新政下,全面的梳理债务风险类型,并企图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揭示债务风险。为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控制。全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突出介绍了国内外在地方政府债务概念、类型、成因、评定和管理的优秀成果。第二章主要使研究对象明晰化,界定了地方债务风险概念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概念的区别,并对债务风险概念简单阐述。第三部分是借鉴发达国家债务管理经验,美国作为最早发行债务的国家,不仅发债规模巨大,管理还很完善,对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日本作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地方债务管理先进,与我国有较多相似之处,借鉴意义很强。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研究重点,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以及一系列新政措施下,我国地方政府依然存在的风险类型,并分类为融资风险、违约风险、结构风险、效益风险和社会风险。第五部分是地方政府债务实证分析,从多角度评定债务风险,构建了相对全面的指标体系。第五部分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