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一直都是困扰商业银行的最大问题,是导致商业银行潜在损失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技术手段难以把握中小企业市场的风险和成本。金融供应链改变了过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使得商业银行能充分利用产业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对商品交易细节的把握,围绕核心企业对其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通过金融供应链,一方面商业银行改变融资结构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改变了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近年,国内各银行争相拓展金融供应链业务,显示出较大市场潜力。因此,对金融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及其违约风险做系统性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供应链的实践出发,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结构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对我国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生成机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提出其独特特点,并据此构建出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金融供应链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金融供应链的内涵进行剖析入手,并从信贷配给、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结构融资的角度对金融供应链作理论解释;另外从银行的角度提出金融供应链中违约风险的概念,通过对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分析,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是对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从而揭示金融供应链的核心理念并未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金融供应链的参与主体出发,重点剖析了金融供应链三种基本融资模式中违约风险的生成机理,总结出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具有“合约关系复杂性”、“与供应链整体的联动性”和“评价方式多重性”的独特特征,为后文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的选取和案例研究奠定现实基础。第三部分,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基于金融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突出供应链融资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察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的核心理念,根据该模型进行案例比较研究,从而定量、客观、科学地揭示了金融供应链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构建的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时,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