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章为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研究,第二章为甘草泻心汤的现代临床医案研究。1目的辛开苦降甘调法属于八法中的和法,源于《内经》。张仲景继承《内经》之旨,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甘草泻心汤是著名的三泻心汤之一,充分体现了辛开苦降甘调的组方原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方药及煎药事项论述十分详细。本文基于辛开苦降甘调之法,通过现代医案研究,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旨在以此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2方法2.1第一章理论部分结合古代医家及近现代医家的论述,总结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规律。2.2第二章医案研究部分制定医案的纳入和排出标准。运用CNKI、WF、Web of Know平台检索与图书馆查阅有关甘草泻心汤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等。运用知网等检索平台搜集了93篇现代有效医案,图书馆查阅书籍搜集了35篇(不包含重复的),共12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现代有效医案,对各案中记载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药物剂量加减变化、症状、中医病名、西医病名等规范化处理,建立相应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各项规律。3结果3.1第一章理论研究结果(1)辛开苦降甘调法理论源于《内经》,张仲景开配伍应用之先河,温病学家发挥较广。(2)该法组成原理:寒温共用,调和阴阳;补泻兼施,扶正祛邪;辛开苦降、条畅气机;甘调缓和,无使过急。(3)该法临床应用:多用之于以脾胃、肝胆之寒热不调、气机紊乱之证。(4)甘草泻心汤的源流:张仲景用之于虚利痞证和狐惑病,后世医家用之于噤口痢、走马牙疳、慢惊风等。(5)本方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表邪内陷;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湿热内蕴、正邪交争。(6)本方药解:方中有人参较为合理,甘草为君药,归脾胃经较多,去滓再煎有必要性。(7)现代医家用之于黏膜相关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失常疾病。3.2现代医案研究结果(1)性别上无明显的差异,发病年龄20-60岁之间为主;(2)临床指征:主要症状:口腔溃疡、脘腹胀痛、纳呆、便溏、心烦、困倦乏力、口干、皮肤瘙痒、失眠眠差、咽干不适、会阴不适、泄泻、关节疼痛;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沉、细脉为主;(3)药物规律:主要药物组成,甘草、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用药剂量甘草17.50±9.87,半夏15.02±10.06,干姜9.55±5.28,黄芩11.19±5.88,黄连5.50±2.69,党参13.57±6.80,平均用量甘草>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各药用量使用频次较大者为,甘草30g、12g、15g,半夏10g、9g、30g,干姜10g、6g,黄芩10g、12g、9g,黄连3g、6g,党参15g、10g、12g,可以为临床提供常用剂量的参考。(4)主治疾病:主治范围广泛,涵盖临床多学科的病证,中医病证以脾胃病证、口腔病证、狐惑病为主,西医病证以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免疫疾病为主,如慢性胃炎、胃肠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征,此外,皮肤病、妇科病等也得以应用。4结论首先,本研究拓展了本方在免疫系统、皮肤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白塞氏病,基本与原方主治虚利痞证、狐惑病一致。其次,甘草泻心汤的主要症状新增加了“口腔溃疡”、“便溏”、“困倦乏力”、“皮肤瘙痒”等以及舌象脉象,其中口腔溃疡所占比例最高,而原文主症“下利”则退居次要位置。然而新增主治病证,并没有完全脱离甘草泻心汤原文涉及的病证,且基本符合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湿热蕴结之病机。用量与原方用量规律基本相符,甘草、半夏用量较大,黄连用量较小。通过对甘草泻心汤应用规律的探讨,发现该方证适应证广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者临床,现代临床实践在继承仲景原方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本方的认识和应用。古方仍可治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