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中国股票市场反应研究——基于“非典”、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作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价格机制的完善,股票价格的形成受各种公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影响,国内关于各种公告信息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探讨,但对突发事件的股票市场反应研究却很少,本文以非典事件和汶川地震时期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对非典事件和汶川地震事件的反应。   本文研究发现不论是非典时期还是汶川地震时期,股票市场对事件的反应都没有达到完全迅速和充分,两时期的事件发生后普遍存在的异常收益,中国股市并不是半强式有效的,但汶川地震时期市场对事件的反应明显快许多,说明中国的股票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有效性不断增强;通过汶川地震时期沪深两市的对比,不论是沪市还是深市,两个市场在事件发生后普遍存在的异常收益,沪市与深市比较而言在有效性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行业对比分析显示,非典时期市场明显存在对事件吸收较慢,长时间存在负的超常收益,反应过度。汶川地震时期这一特征很不明显。
其他文献
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导致村庄发展需要的人才、资金大量流出村庄,村庄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在外出务工中,村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村民之间的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传导机制也越来越畅通,一国经济的波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其它国家,从而形成区域性乃至世界性的经济周期波动。在开放的经
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直接表现为该国GDP或人均GDP的增长,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经济增长及其决定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尝试解读它的原因、机制和路径。从Solow(1956)的Sollow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