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相关电位(ERP)等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为深入揭示儿童内隐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合理制定儿童德育课程的教育规划和课堂策略,科学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实践上指导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在Na等人(2011)提出的自发特质推理范式基础上,结合行为实验和ERP技术,考察言语能力与自发特质推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自发特质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实验采用2(组别:大学生vs儿童)×2(词语类型:特质词vs相反词)的实验设计。记录并分析被试在实验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行为结果表明,小学三年级儿童存在明显的自发特质推理效应,这一效应显著体现在其任务反应时上,但正确率未达到显著水平;作为控制组的大学生被试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未出现显著的自发特质推理效应。然而ERP结果却表明,两组被试均出现了自发特质推理效应。其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为300-450ms之间诱发的前语义加工的N200效应;而小学三年级儿童则体现为450-600ms之间延迟诱发的语义N400效应。根据上述结果,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小学儿童被试和大学生被试在本实验任务中均出现了自发特质推理效应,但该效应更适合用ERP技术进行检验。(2)基于文化背景及实验语义材料的不同。据此推测,自发特质推理受文化和言语能力的影响,存在跨文化差异。(3)两组被试在自发特质推理上的不同机制与个体的言语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大学生被试其言语能力发展成熟,而小学儿童被试的言语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据此推测,个体言语能力水平的发展将促进自发特质推理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