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幼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行为发展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该亚种的基础生物学习性,而且还有助于管理和保护这种濒危鲸类。自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作者研究了人工饲养环境下的1头和半自然环境下的2头幼年长江江豚的行为发展。行为观察从幼豚出生时开始,持续至其满1年龄。在此期间,实际观察工作日累计265.5d,共获得1207h行为录像及目视观察数据。主要结果如下:
一、行为谱。在人工饲养和半自然环境下,分别观察到了49种和50种行为型式,归入11个类别,从而构建了幼年长江江豚的行为谱。幼年长江江豚能表现出丰富多样且活跃的水下和水面行为型式;幼豚刚出生时,对其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行为型式最先出现;在行为谱中,具有玩耍和社会性质的行为型式占大部分;和其它年龄段个体相比,幼豚大部分行为型式与其相似;在幼豚生命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出生后3mon内,大部分行为型式已经出现。以上特征可能是这种动物对水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适应。因此,在幼豚3月龄内,应该重视环境丰富化问题,以尽量释放幼豚的行为型式。
二、哺乳行为和断奶过程。人工饲养环境下,幼豚一般采用婴儿位哺乳,对母豚左右乳头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母豚主要采取侧身的姿势来配合幼豚哺乳;哺乳常常发生在下水层;哺乳平均持续时间为4.5±1.8s,在全年中有波动;哺乳频率和哺乳持续时间比例随幼豚年龄呈降低趋势。结合幼豚在人工饲养环境和半自然环境下的摄食/捕食以及其它相关行为表现,推测幼年长江江豚在4月龄早期开始断奶,断奶过程在7月龄左右结束。因此,在幼豚3月龄内,必须满足母豚的营养需求,同时强化幼豚的摄食/捕食行为。
三、社会性性行为。人工饲养环境下,首次观察到幼豚在1月龄左右表现出社会性性行为,在1.5月龄时该行为大致趋于成熟。在全年中,母豚是幼豚最偏好的社会性性行为对象,但其它两性成体在其社会性性生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该行为每次的平均持续时间为6~9s,发生频率为2.8次/h;最常见的社会性性行为姿势是腹对腹;社会性性行为发生前,幼豚常和其它个体相处;社会性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而血清睾酮浓度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因此,在幼豚1月龄内,有必要为其搭配合适的社会性性行为对象。
四、母幼豚之间的体位关系。在人工饲养和半自然环境下,队列位和婴儿位是两种最占优势的体位。全年中,队列位的持续时间和事件比例持续降低;婴儿位的水平从幼豚刚出生时急剧升高,此后增速变缓,在3月龄(人工饲养环境下)或2月龄(半自然环境下)时到达顶峰,之后持续下降;其它体位的水平则保持在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因此,在幼豚3月龄内,要尽量消除造成二者分离的因素。
五、个体之间的亲近关系。人工饲养和半自然环境下,在幼豚刚出生时就能观察到和母亲之间的亲近关系。全年内,母幼豚之间的亲近维持责任逐渐从母豚转移到幼豚,转折点发生在5~6月龄(人工饲养环境下)或6~7月龄(半自然环境下);无论是在靠近还是在离开的频率上,幼豚的水平都要高于母豚。半自然环境下,幼豚与母豚之间的平均最大分离距离随年龄呈增长趋势;1头成年雄豚常伴随在母幼豚形成的群体的外围,而且亲近关系常由该个体来维持;无论是在靠近还是在离开的频率上,该雄豚的水平都要高于母幼豚形成的群体。因此,在幼豚6月龄内,不能将母幼豚分开。